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144|回復: 0

[保健資訊] 心肌梗塞 放置支架非一勞永逸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8-1-2 10:04:2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心肌梗塞 放置支架非一勞永逸

時序入冬,進入心血管疾病好發的季節,根據去年中央健保署統計,心臟疾病高居國人十大死因第二位,其中最常見的是急性心肌梗塞,很多人誤以為只要放完血管支架置心臟就恢復正常,其實支架也會阻塞,已受損的心肌細胞需藉助藥物與生活調整來控制保養;柳營奇美醫院心臟內科醫師黃博彥提醒減少可能阻塞血管的危險因子、延長血管支架的暢通,是每位接受心導管術後病人應學習的課題。

所謂急性心肌梗塞是指血管壁上不穩定斑塊破裂,造成冠狀動脈阻塞引起心肌缺血壞死,會對心臟肌肉造成大範圍缺血損害,發作時需爭取時間以心導管置放血管支架或是以繞道手術重建心臟血流。台灣每年約三萬多人接受常規或緊急心導管手術治療,置放血管支架約六萬多根,但並非放完支架就一勞永逸遠離威脅。

六十歲王先生有糖尿病與高血壓病史,一天一包菸菸齡卅年,因急性心肌梗塞接受緊急心導管手術置放血管支架,術後因恢復良好,未規律回診與服藥且持續抽菸一年後再入院,經檢查發現原支架完全阻塞,再次置放新血管支架,但經過兩次發作,已出現慢性心臟衰竭症狀。

廿四歲的陳先生菸齡四年,每天卅根菸,身體並無特殊病史,因急性胸痛急診發現右冠狀動脈遠端完全阻塞,接受緊急心導管手術,放置血管支架後已出院,抽血檢查發現低密度膽固醇與三酸甘油酯均明顯過高,是柳奇最年輕的急性心肌梗塞病人。

五十五歲的史先生為菸齡卅年老菸槍,一天一包菸但並無高血壓、糖尿病或高血脂病史,因急性心肌梗塞合併心因性休克接受緊急心導管手術治療,右冠狀動脈完全阻塞,置放血管支架出院後雖然規則服藥但未戒菸,隔年再次置放血管支架,出院後仍未戒菸,二年後再次阻塞,置放新塗藥血管支架,第三次出院後終於戒菸,目前持續門診追蹤中。

黃博彥醫師表示,放置血管支架只是回復冠狀動脈血流供應,仍有再阻塞風險。新置放血管支架有千分之二機率會發生「支架血栓」狀況,多發生在置放後一個月,通常與導管術後病人冠狀動脈血流較差、病人對抗血小板藥物反應不佳有關。

新置放的支架尚未內皮化,需服用雙重抗血小板藥物預防血栓生成,但塗藥支架因為血管內皮化較慢,產生「延遲性支架血栓」(大於一年)的機率高於純金屬支架,因此雙重血小板藥物的建議服用時間會更久。

另已置放的血管支架也可能產生「支架內再狹窄」,或在原本健康血管出現新病灶,此部分與抽菸、三高控制不理想、肥胖、缺乏運動、長期生活作息不規律、睡眠不足或是服藥遵從性不佳等慢性危險因子相關。一般金屬血管支架每年再狹窄的發生機率約為百分之廿至卅,塗藥血管支架則為百分三至五,若放任多重危險因子繼續惡化,再狹窄機率大為增加。

黃博彥醫師強調,心肌梗塞後的病人心臟功能多少都會受到影響,應重視術後保養,包括遠離一手菸、二手菸、電子菸,規律服用藥物,勿自行調整劑量,控制三高與體重,均衡飲食,避免高鹽、高油、過多飽和脂肪酸、高糖份食物,並養成適度運動習慣,適度排解壓力避免過度緊張,飲酒不可過量等,避免冠狀動脈再阻塞。       

台灣新生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5-17 17:53 , Processed in 0.09695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