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146|回復: 0

[生活健康] 追求完美 恐憂鬱焦慮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8-3-15 09:45:5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追求完美 恐憂鬱焦慮

上個月大學學測放榜,獲滿級分人數創下四年來新高,現今年輕人為充滿比較與競爭的Y世代(千禧世代),追求完美的特性,焦慮及憂鬱情緒隨著成績高低顯現。根據一篇二○一八年一月發表於《心理學公報期刊》的研究指出,Y世代的年輕人處在比十年前更高的憂鬱、焦慮和自殺意念水平中。

該研究由巴斯大學和約克聖約翰大學的研究者進行,分析四萬一六四一名來自美國、加拿大和英國的大學生資料,以「多維完美主義量表」(Multidimensional Perfectionism Scale)包含三種型態的完美主義│自我面向(對自己抱有不切實際的期待)、社會面向(認為他人對自己有很高的期望)、其他面向(給予他人不合理的標準)進行評估,測量跨世代一九八九年至二○一六年間對完美主義的傾向。研究發現,在三種完美主義型態的得分中,較年輕的大學生皆比前幾世代的學生高,平均上升幅度為自我面向十%、社會面向三十二%、其他面向十六%。資料也顯示,在一九七六年的族群中,大約一半的高中畢業生打算進大學。到了二○○八年,百分之八十以上的高中畢業生希望能獲得大學學位。這些結果顯示,近代大學生對自己和他人的期望較高,可能是導致近年來年輕人罹患精神疾病人數攀高的原因。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兼任教授林家興說明,一般人往往認為自我要求完美的個性很好,有助於學業和工作。但越來越多心理學研究發現,不僅社會面向和其他面向的完美主義不利於心理健康,自我面向亦是如此,並且和憂鬱、焦慮、厭食等心理問題有顯著相關。雖說,現在人人皆可上大學,但對他們而言其升學壓力仍很大,且社會常提醒他們競爭的不僅是國內,而是亞洲甚至是世界,估計國內Y世代大學生的完美主義傾向亦高於上一代。他提醒,完美主義傾向的大學生,容易自我批判及害怕失敗,長時間下會越來越不快樂,家長應多給予肯定並留意子女身心狀況。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Y世代年輕人處於精英世代,常認為出人頭地一定要達到高標準,若沒有念特定大學、進特定職業就覺得自己不夠好,同時處在跨域、多元及無時無刻接收訊息的網路世界,缺乏直接的人際互動,往往所見所聞和事實有很大的落差,易誤以為標準如虛擬世界所見,生活中又被隨處可見的品牌廣告行銷影響,讓年輕人認為擁有那些才是好的,為滿足物質慾望而追求更高的收入,無形中給自己增添莫大壓力。

建議無論是學校或社會專業協助機構,應先幫助Y世代年輕人察覺自我,進而能夠修正調整自我對完美的標準,應多鼓勵孩子欣賞自己的優點、找到自我的獨特性,幫助他們看到自我所擁有,找到自己的角色定位,將有助於Y世代青少年減緩焦慮及憂鬱,重拾快樂。       

台灣新生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5-19 12:39 , Processed in 0.13331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