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200|回復: 0

[稗官野史] 古代錢幣上的書法藝術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8-4-3 01:05:5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製造和使用貨幣的國家之一。在貨幣體系中出現了石貝、貝幣、鐵貝、銅幣、銀幣、金幣、紙幣等。收藏和鑒賞錢幣﹐不僅會使人驚嘆於中國的歷史悠久﹐更會被錢幣上多姿多彩的書法所折服。而通過品析古錢上的書法﹐既可加深對中國貨幣文化的瞭解﹐又有益於掌握各個歷史時期錢幣的特徵﹐從而提高對錢幣的鑒賞水平和識別能力。
  縱覽中國古錢幣上的書法﹐其形態、風格、書體、筆力可謂瑰麗多彩。春秋戰國時的鏟幣、刀貝、圓錢上的文字都為大篆。因為當時各諸侯國的文字沒有統一﹐故字體多變﹐筆畫複雜﹐結構顯得飄逸﹐書文樸質凝重﹐字無定法﹐書無定勢﹐呈現出書體特有的原始美。秦統一中國後﹐採用簡化的小篆文﹐對漢字規範和發展起了重大作用。隸書、章書、草書、楷書、行書等書體隨後出現﹐這些都詳盡地記錄在古錢幣上﹐形象地展現了當時書法藝術的發展﹐構成了連貫性的、氣象萬千的整體美﹐是我國書法藝術史上獨特的篇章。
  古錢幣上篆體使用頻繁﹐蔚為大觀。漢王莽的佈泉、貨幣二種錢文作懸針篆﹐線條細長如懸針﹐纖秀美觀﹐瑰麗多姿。南北朝北周的佈泉、五行大佈、永通萬國﹐錢文均為「玉箸」﹐圓熟工巧﹐文字豐滿﹐俊逸綺麗﹐有「篆發絕工﹐六朝之冠」之美譽。宋代皇宋通寶九疊篆文﹐線條勻稱﹐屈曲層疊﹐非常巧妙。
  幣文書法藝術創作﹐最發達的當屬兩宋。眾多的錢幣上﹐各種書體應有盡有﹐多姿多彩﹐令人稱絕。諸如「對錢」(指錢文書法)﹐有行書與篆書配﹐行書與隸書配﹔楷書與篆書配﹔隸書與篆書配等式樣。宋代的對錢計800多種﹐對錢的大量出現﹐使錢文書法千姿百態﹐極盡變化之勢﹐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從南宋淳熙七年造行的淳熙元寶起﹐錢文書法逐漸統一起來﹐使用正楷書﹐以後各代錢文書法一脈相承﹐以結構端正的楷書為主﹐而且字態豐富﹐大方樸實﹐富於裝飾韻味﹐達到了實用性與藝術性的統一。
  縱覽歷代錢文﹐許多名家之作更為幣文書法添彩增色﹐同時也使一些名家的精彩墨跡賴以錢幣遺留下來。諸如秦半兩銅錢上的小篆文﹐系秦代書法家李斯所寫﹐其字體狹長﹐勻圓遒勁﹔三國時吳國大泉五百、大泉當千兩種錢文﹐為當時書法家皇象書﹐其書勢沉著自然﹐痛快淋漓﹔唐代幣開元通寶四字﹐為唐初大書法家歐陽詢所書﹐其書風格勁險﹐韻味悠悠﹔宋代的一種元豐通寶幣﹐為文豪蘇軾所書﹐風致抑揚﹐豪放勁秀﹔清代的咸豐通寶、咸豐重寶幣錢文﹐為清代書法家戴熙所撰﹐其書骨秀格清﹐熟練潤澤……
  浩繁的古錢幣上的種種文字﹐是我國書法瑰寶的鮮明印證。品味鑒賞這些錢文書法﹐不僅會大大增加錢幣收藏、鑒賞活動的形式、內容﹐而且有利於提升集藏活動的品位和收藏者的文化藝術修養。而對於書法愛好者來說﹐則可以從中受到頗大的藝術啟迪並煥發創作靈感。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8-3 04:52 , Processed in 0.11137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