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160|回復: 0

[生活健康] 呷太飽、太累 恐暈車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9-2-6 11:10:5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呷太飽、太累 恐暈車

許多民眾會趁著農曆年節時期攜家帶眷到外出遊踏青,這本是一樁美事,但若是出現暈車情形,會可能會遊玩心情受到影響,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中醫科醫師許恒壹建議,若是本身容易暈車的民眾,可以在上車前一小時嚼片生薑,或者是事先準備柑橘類的精油,來預防或是緩解暈車所帶來的噁心、不適。

許恒壹指出,像是過度疲勞、熬夜或是睡眠較差的民眾較容易出現暈車的問題,另外像是過飢或是過飽的民眾,較容易暈車,所以在上車時,提醒民眾別吃太飽也不要飲用太多水。

因為吃太飽或是喝太多水,有些民眾體液循環有障礙,會影響消化功能,當影響到腸胃,容易導致痰濕水飲、脾虛痰飲的體質,這些體質容易發生暈車,這也偏向中醫認為的肝胃不和,許恒壹提醒有這方面體質的民眾,平時要避免飲用過多的冷飲。

許恒壹指出,當民眾暈車時,舒緩方式可分成在車上或者下車時,若乘客在車上,不便下車的話,此時可以按摩中醫的合谷穴、內關穴及人中這三個穴道。

合谷穴,位於虎口,許恒壹提醒民眾在按壓合谷穴時,要往勞宮穴,也就手掌中心的方向進行按壓,這樣一來才會有強刺激效果,具有幫助提神的效果。

至於內關穴位在手腕橫紋上三指處,按摩的方式應往兩筋方向按壓,如此一來便可達到強刺激的效果,建議民眾可使用原子筆的筆蓋(較圓滑處)來幫助進行刺激按摩,使用原子筆的筆蓋(較圓滑處),有助於避免民眾受傷;。

至於人中穴則位於鼻尖到嘴唇的中間點,按摩方式應捏按的方式,來進行強刺激。

除了穴道按摩之外,民眾也可透過中藥的方式來幫助預防或是緩解暈車帶來的不適感,許恒壹建議容易暈車的民眾,可以在上車前一小時先嚼生薑,他指出生薑能夠幫助消化痰飲水濕,具有止嘔的效果,可以用來緩解暈車帶來嘔吐感。

含酸梅也是對抗暈車的好方法,根據中醫的理論認為,酸有收斂的效果,所以含酸梅能夠幫助提神,並且用來減緩暈車的不適合感。

另外民眾也可以準備橘子或是金桔皮放在車上,當暈車時,將這些柑橘類的汁液抹在鼻子處,讓柑橘的芳香來幫助醒神,以達緩解暈車症狀的效果;是先準備生活中常見具有提神醒腦效果的精油,塗抹在太陽穴,也有助達到醒神的小果,但不論是使用橘皮或是外用精油時,要注意別用到眼睛。

許恒壹提醒,若是本身較容易暈車的民眾,別在車上玩手機及看書,因為看書及玩手機等行為,會使內耳前庭的平感受器會受到刺激,會過度放出生物電,進而導致暈車。

若是方便停車的話,提醒民眾不妨可以下車來伸展筋骨,呼吸新鮮空氣,建議可以做八段錦的第一式,雙手托天理三焦,這個動作主要是將雙手向抬舉托天,有助上身伸展,做這動作能讓新鮮空氣進入體內,使大腦有氧氣,以達到醒神效果。

台灣新生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5-26 06:31 , Processed in 0.10326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