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144|回復: 0

[稗官野史] 揭秘漢獻帝身邊的女人們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9-5-31 09:56:0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封建時代裡﹐皇帝是「九五之尊」﹐皇后則要「母儀天下」﹐堪稱世上一等一的尊貴男女。然而﹐那是治世、盛世。等到了王朝末世﹐地位越高﹐在改朝換代的浪潮之下﹐便更是無可逃避﹐只能眼睜睜承受命運的刀斧。比如﹐東漢的最後一位天子漢獻帝﹐儘管與諸葛亮同年生同年死﹐本人也並非毫無才略﹐但處在大勢之下﹐他也只能乖乖成為一個又一個野心家和陰謀家把持、玩弄的對象。最終在曹丕的威逼下﹐上演了一出「禪讓」的醜劇﹐自己也在後世中成為無能與傀儡的代名詞。
  公元189年十常侍之亂時﹐少帝劉辯和陳留王劉協(就是漢獻帝)被宦官劫持到野外﹐遇上帶兵前來的董卓。董卓向少帝詢問變亂經過﹐少帝結結巴巴﹐啥都說不清楚。再問陳留王﹐陳留王雖然年紀比少帝小好幾歲﹐卻能從頭到尾說得很清楚。董卓大喜﹐認為劉協更賢能﹐於是把持朝政後就廢了少帝﹐改立劉協為皇帝。
  興平元年(194)關中災荒﹐年僅14歲的漢獻帝命令把倉庫的糧食拿來熬粥賑濟災民﹐可還是有很多人餓死。漢獻帝懷疑是負責賑濟的人在舞弊貪污﹐就親自拿了定量的五升米五升豆熬粥﹐結果熬出來兩盆粥。再對比從倉庫中領取的糧食和發放給災民的粥﹐漏洞頓時暴露無遺。漢獻帝重責了相關官員﹐從此再沒人敢在賑災糧食上做手腳了。所以﹐天資聰明的漢獻帝﹐其實完全具備做一個明君的才能﹐可惜遇上末世﹐身不由己﹐只能徒呼奈何。
  同樣﹐漢獻帝身邊的那些后妃﹐她們的命運甚至更加悲慘。漢獻帝儘管是傀儡﹐畢竟還有皇帝名分。除了董卓這種莽撞屠夫﹐敢擅自動手開殺的畢竟不多。相對來說﹐后妃雖然也是「國母」﹐動起手來就容易多了。常伴漢獻帝身邊的貴人﹐共有兩位﹐一位是伏皇后﹐一位是董貴妃。
  伏皇后名叫伏壽﹐是諸葛亮的老鄉琅琊人。她的八輩子祖宗伏湛曾經當過大司徒﹐也算是名門望族。伏皇后的老爹叫伏完﹐老媽是漢桓帝的女兒陽安公主。論輩分﹐漢桓帝是漢獻帝的堂叔公﹐伏完是漢獻帝的表姑父﹐伏皇后跟漢獻帝也就是拐彎抹角的表兄妹了。
  伏皇后入宮﹐是在初平元年(190)。那一年﹐恰逢關東諸侯討伐董卓。董卓焚燒洛陽﹐遷都長安。兵荒馬亂之際﹐伏壽小姐進入宮廷。畢竟是名門望族的閨女﹐又是皇帝的表妹﹐不能從宮女當起﹐她一進宮就是貴人﹐從此開始和漢獻帝二十餘年的相伴生活。後來﹐王允、呂布殺死董卓﹐李傕、郭汜攻克長安﹐殺死王允轟走呂布。在這連番的變亂中﹐她始終陪伴著皇帝丈夫﹐承受這一波又一波的動盪。
  興平二年(195)﹐把持朝政的軍閥李傕和郭汜發生內訌﹐在長安廝殺起來。伏貴人連同皇帝一起﹐被李傕劫持到軍營中。白天﹐兩軍交戰的喊殺聲就在帳外響徹﹐有時候還有一兩支箭射到門口。夜裡﹐皇帝的御帳四周都是士兵嘰裡呱啦的西涼口音﹐還夾雜著羌人、胡人的語言。物資供應也很匱乏﹐就連皇帝左右的侍從﹐糧食都不夠吃。就在這樣危險和尷尬的境地下﹐四月裡﹐在李傕的軍營之中﹐伏貴人被冊立為皇后。這大概是漢朝幾百年裡面最寒酸的冊立皇后禮了。漢獻帝選擇在這樣的時候冊封﹐只能用「苦中作樂」來描述。
  到了六月﹐李傕郭汜暫時休兵﹐皇帝、皇后也被釋放﹐並且和從郭汜營中逃出來的大臣們匯合在一起。但夏天一過﹐李傕、郭汜又聯合起兵殺了過來。這一次他們不是要劫奪皇帝﹐而是要造反殺死皇帝!雖然得到楊奉、董承等人的保護﹐皇帝、皇后還是異常狼狽地奔走。十二月﹐保護皇帝的軍隊兩次被叛軍擊敗﹐死傷無數﹐文武百官和宮女太監大多被亂軍殺死。伏皇后由哥哥伏德攙扶著﹐一瘸一拐地奔走在潰敗的隊伍中。好容易找了一艘船﹐用絹帛裹著皇帝的身體﹐慢慢墜下船去﹐伏德背著皇后跳下船。然後﹐才渡文武百官。有人等不及﹐跳下水攀著船舷想要強渡﹐船上的人就拿刀劍砍手﹐砍下來的手指頭都堆在船舷內側﹐血肉森然。
  過河之後﹐大家找了一輛牛車給皇帝皇后乘坐﹐然後在茅草房子裡面設立臨時朝廷﹐連門窗都沒法關。皇帝和大臣開會的時候﹐士兵們就趴在籬笆上圍觀﹐還互相打鬧開玩笑。護駕的將軍們推薦了很多夥伴當大官﹐於是用石頭做成印章﹐拿錐子隨便刻畫幾筆就算封官。最嚴重的是沒有糧食﹐皇帝和伏皇后也只有粗糧果腹﹐百官和宮女能找到野菜野果填肚子就已經算上上大吉了!
  這就是伏壽同志皇后生涯的開端。僅此一段﹐已足見她這個皇后將在東漢王朝的末年遭受怎樣的折磨。直到第二年﹐曹操出兵保駕﹐遷都許城﹐皇帝一行才算有了暫時的安身之處﹐起碼吃穿有了保障。稍事安定之後﹐皇帝任命自己的岳父伏完為輔國將軍﹐掌握大權。但伏完是個深沉穩重的人。他知道現在的實權人物是曹操﹐自個兒又沒有足以與之抗衡的力量和才幹﹐身居高位反而會帶來禍端。因此﹐他辭去了這個職務﹐而改任中散大夫。
  另一位董貴妃﹐史書未記載其名。董小姐的父親叫董承﹐是董太后的侄兒﹐董太后是漢獻帝的祖母。所以董承是漢獻帝的表叔﹐董小姐也算得上漢獻帝的另一個表妹。在《三國演義》中﹐羅貫中誤寫董貴妃是董承的妹妹﹐大約看史書中寫「董承是漢獻帝之舅」﹐把這個「舅」理解為舅兄。其實﹐這裡的「舅」是指岳父的意思。
  《三國演義》中董承第一次出場﹐就是在漢獻帝逃離李傕、郭汜控制的半途中﹐郭汜引兵追來﹐當時保駕的楊奉寡不敵眾﹐眼看形勢危急:「忽然東南上喊聲大震﹐一將引軍縱馬殺來。賊眾奔潰。徐晃乘勢攻擊﹐大敗汜軍。那人來見天子﹐乃國戚董承也。帝哭訴前事。承曰:『陛下免憂。臣與楊將軍誓斬二賊﹐以靖天下。』」歷史基本也是如此。此後﹐董承與楊奉、韓暹等人一起﹐帶領兵馬保護漢獻帝返回洛陽﹐途中與亂軍幾次大戰﹐殺得血流成河。這份肝膽節烈是實實在在的。因此﹐在《三國演義》中把董承作為漢朝的忠臣描寫。
  但董承的身份並非那麼簡單。在扮演「大漢忠臣」的同時﹐他還曾是臭名昭著的大奸賊董卓集團中的重要幹部。原來﹐漢靈帝剛死那會﹐宮廷內鬥﹐何進、何太后害死了董太后﹔後來何進被宦官所殺﹐董卓進京﹐廢少帝劉辨﹐立漢獻帝劉協﹐又害死了何太后﹐權傾朝野。董承當時在董卓的女婿牛輔部下為將。他可能和董卓是什麼拐彎抹角的親戚﹐或者是認了同宗。畢竟﹐在反對何氏一黨﹐為董太后報仇這一方面﹐董承與董卓是有共同利害的。而作為西涼土霸王的董卓﹐對於同姓同門這一點也頗為看重。
  加入董卓集團並非就是個個十惡不赦。像蔡文姬的父親蔡邕﹐也是被董卓威逼利誘之後重用的。甚至司徒王允在政變殺董卓之前﹐也是以董卓心腹的面目公示於人。所以﹐董承儘管與董卓有千絲萬縷的聯繫﹐但這並不妨害他有著自己作為漢家臣子的立場和良心。之後﹐他在李郭之亂時的挺身保駕﹐或許就是這種忠良本心的體現。當然﹐也可以將其庸俗化﹐理解為一種政治投機。即便如此﹐董承為了這次投機﹐投入身家性命﹐也稱得上是無愧忠臣之名了。
  等曹操遷都許城之後﹐董承的女兒嫁給漢獻帝為貴妃。作為對這個表叔兼岳父的酬勞﹐董承本人在建安三年(198)被皇帝任命為車騎將軍。正因為與皇帝有這雙重的親戚關係﹐再加上自個身居高位﹐又曾在董卓、李傕的軍閥集團裡面打滾﹐董承與伏完是完全不同的兩類人。他是不甘於裝孫子的。他也要扶持自己的勢力﹐實現自己的功業。
  這就隱隱埋下了董承與曹操矛盾的伏筆。偏生曹操自從移駕許都之後﹐挾天子以令諸侯﹐把漢獻帝完全當做自己的傀儡﹐諸般國事﹐儘是自己掌握。甚至對於漢獻帝左右的大臣﹐也是擅殺擅貶。對漢獻帝而言﹐從小受董卓的挾持﹐後來又被李傕、郭汜欺負﹐現在來的曹操﹐原以為是忠良之臣﹐誰知道手段比前面幾位更狠。
  此刻漢獻帝年齡漸長﹐對於曹操的專橫也越來越不滿。他要尋找其他的忠臣﹐去遏制和剪除曹操。找來找去﹐表叔兼岳父董承便成為最佳的人選。於是﹐漢獻帝咬破手指﹐在一條衣帶上寫了密詔﹐然後偷偷賜給董承﹐讓他聯絡同志﹐誅殺「國賊」曹操。董承受詔之後﹐又聯絡了吳蘭、王子服、劉備等人﹐結盟同心﹐誓殺「曹賊」。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7-20 21:24 , Processed in 0.12070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