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378|回復: 0

[人物誌] 黃忠的事蹟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9-7-3 13:42:3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呵呵 正史上並沒有記載黃忠當時的年齡,也沒有任何一篇提到過黃忠的年齡可以推算   演義之所以寫他很老,主要是依據三國志蜀書。費詩傳寫到在封黃忠後將軍時,關羽曾經有怨言,怒曰:大丈夫中不與老兵同列。所以羅貫中把黃中寫的比關羽老很多,自動的加到70歲,據此加上羅貫中要書寫黃忠的威猛,所把黃忠的老作特寫。



  其實就算關羽有這句話,也不一定代表黃忠就比關羽老,只是關羽覺得他不過是老兵,嚴格的說,兵四十歲就算老了,可是將領而言可能才剛開始沒多久(雖然黃忠一直都不是兵,由中郎將->裨將軍む副將め->討虜將軍->征西將軍->後將軍)而跟劉備的那幾年幾乎有點<跳級>的感覺(可能因為戰功特多)。



  推測關羽輕視黃忠的原因,因為在劉備任用前只是副將,大概還是從小兵靠戰功逐漸升上來的,所以關羽不爽,個人依其當官的年資推測,黃忠(劉表封為中郎將跟姪子一起守長沙,那個時候應該不會比他姪子大多少)與夏侯淵(曹操起事之初就當官了)大概都是四或五十說歲的人,甚至黃忠其實比夏侯淵年輕都有可能,是演義把黃中加了不知道十幾二十年的壽命。



  不過正史趙雲在諸葛亮第一次北伐與鄧芝為疑軍時,已經快七十了,他應該有帶兵器才對,還是可以上馬跟拿起刀的。



  當時的定軍山之役我們從各個角度來看,三國志蜀書黃忠傳只寫即使夏侯淵的精銳,黃忠仍然推鋒必進,軍隊士氣很高,與夏侯淵一戰就展了夏侯淵



  法正傳則寫劉備採法正建議的策略,襲取漢中,在定軍山建營,夏侯淵率兵攻擊,法正利用高地擊鼓命黃忠衝鋒而下,大敗了夏侯淵的軍隊,並且斬殺了夏侯淵,曹操聽到說:我就知道這不是玄得所能辦到的謀略一定是有人敎他的。



  三國志的魏書夏侯淵傳是這樣寫的,劉備軍燒毀了鹿角的防禦工事,張郃護東邊,夏侯淵保護南邊,張郃作戰不利,夏侯淵分兵幫助張郃,後來被劉備軍襲擊,戰死。



  但是張郃傳沒寫張郃作戰不利,是寫劉備分十部軍團都不能攻克張郃,後來劉備燒了走馬谷的防禦工事,夏侯淵要救火,夏侯淵在別的道路上與劉備軍相遇,交戰後夏侯淵戰死。



  從三國志的不同人物的傳記描寫,我們可以大概還原歷史定軍山之戰的原貌,劉備軍與夏侯淵、張郃對峙,劉備的軍隊在定軍山紮營,劉備一開始對張郃沒有辦法,法正獻上計策,先去燒了魏的主要防區走馬谷外圍的防禦工事(主要是鹿角),並假裝主要攻擊張郃,夏侯淵分兵給張郃(可能怕他被攻下),(就是有點軍心大亂的感覺),法正利用夏侯淵兵少的這個機會,從高處指揮讓黃忠軍團派兵襲擊夏侯淵的軍隊,交鋒不久夏侯淵就因此被黃忠斬殺。



  演義位什麼要把諸葛亮神話,其實目的與道理很簡單,如果你有看過封神榜、又知道劉基、張良也都有神話故事。只要是被認定為聖王的輔佐人才,古人在寫作的時候,都會將其神話。羅貫中以劉備建立的蜀漢為正統,他把劉備寫成聖王,所以必須把神也一樣安排在劉備的身邊,但是他又無法解釋爲什麼沒有成功,就寫諸葛亮後繼無人,加上天命所歸。實際上陳壽對諸葛亮的用人以及建立制度是稱讚很多的。

參考資料 三國志-陳壽(原文)以及建弘出版社的翻譯 自己推測演義的目的
•2006-12-30 02:09:46 補充

  我到不擔心正史會被小說取代,我瀏覽過很多談三國的網站,並沒有這種擔心,我比較擔心的是,現在的網路文章多太強調諸葛亮的缺點,反而忘了他的優點,好像與演義不符就等於庸才,現在的文章只有批評,過度批評跟過度的稱讚都不算是正常的態度。
  老實說,我個人很討厭演義的諸葛亮,因為從某個角度說,他陷害周瑜,卻被寫成好人,不過是自己能呼風喚雨罷了,我有先天神術我一樣會贏不少的戰爭。
  但是對正史的諸葛亮我反而心服。簡直是政治、經濟、法治、外交、廉政的奇蹟,雖然不善謀略,但提升了軍隊素質、運糧兵器、防具也有兵法、陣法的貢獻,這些都是他靠後天學習得來的,這些反而沒人注意,倒是很遺憾的。

有詩歎道:
老將說黃忠,收川立大功。
重披金鎖甲,雙挽鐵胎弓。
膽氣驚河北,威名鎮蜀中。
臨亡頭似雪,猶自顯英雄

黃忠─黃忠在三國之中是數一數二的使弓能手,也是蜀國五虎將之一。雖然是
年屆70的老將,但是其勇猛在五虎將之中,卻毫不遜色。已經是被視為長者之身,卻反而更加的鬥智煥發,在定君山敗取夏侯淵,為攻略漢中領下了第一的
汗馬功勞。

西郊營門口鄉黃忠村,有三國名將黃忠的墓。

  黃忠,字漢升,東漢末荊州南陽郡人。原為荊州牧劉表部下中郎將;劉表卒,曹操得荊州,為行裨將軍,屬長沙太守韓玄;赤壁之戰後,劉備奪取荊州江南四郡,黃忠歸順,後隨劉備入蜀。他衝鋒陷陣,勇冠三軍,屢建戰功,曾任討虜將軍。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在劉備進兵漢中時,他在定軍山奮勇擊斬曹操大將夏侯淵,因功遷征西將軍。劉備奪取漢中後,自稱漢中王,拜關羽為前將軍,張飛為右將軍,馬超為左將軍,黃忠為後將軍,黃忠遂與關羽等人官位相等;加上時為翊軍將軍的趙雲﹙地位低於前後左右將軍﹚,五人並為劉蜀集團名將,在陳壽《三國志》中合為一傳。經過歷代民間藝人的渲染,《三國志平話》、《三國演義》便把他們說成是劉蜀的「五虎大將」。

  據《三國志˙蜀書˙黃忠傳》,黃忠卒於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後追謚「剛侯」。《三國演義》第83回寫他隨劉備伐吳﹙始於章武元年,即221年﹚,斬將破敵,不幸中暗箭而亡,顯係虛構,只是為了給他安排一個壯烈的結局。黃忠死後安葬何處,《三國志》沒有說明,但他卒於吳蜀夷陵之戰發生以前,故鄉南陽當時又被曹操佔據,自然應該葬於成都。至於墓塋的具體地點,由於一千餘年來史志失載,後人難以確知而已。

  清道光五年﹙1825年﹚,當時地名叫「雞矢樹」的農民耕地時發現一塊書有「黃剛侯諱漢升之墓」的墓碑,幾根人骨、一把劍和一塊玉,當即告知地主劉沅﹙字止唐,雙流人,清代著名學者,為現代著名學者劉咸榮的祖父,曾選授湖北天門縣知縣,不就﹚。墓碑上「諱漢升」三字誤,應為「諱忠」。這說明此碑肯定不是三國時期的舊物,大概是唐宋以後人們為黃忠修葺墳墓時所立;但是,這也表明此處應該就是當年黃忠安葬之地。於是,學識淵博、名重鄉曲的劉沅便邀集鄉紳父老,共同捐資修復黃忠墓,墓旁新建黃忠祠。

  修復的墓高4米,周長約13米;墓園種植松柏,象徵一代名將英靈不泯。祠內塑有黃忠全身坐像,白髯長飄,精神矍鑠。當然,這「老將」形象也來自《三國演義》,因為歷史上的黃忠並未留下確切年齡,雖然關羽曾經稱之為「老兵」,但他並不一定年長於關羽。由於黃忠墓的修複和黃忠祠的建立,原來的「雞矢樹」地名逐漸被淡忘,取而代之的是新地名「黃忠墓」。這種「地以人名」的文化現象,在中國歷史上真是不勝枚舉。

  自從黃忠祠、墓建成之後,每年清明時節,鄉民們都要在這裏趕廟會,祭祀黃忠,祈禱豐年。黃忠祠、墓由此而成為成都西郊一大景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黃忠祠、墓祭祀之盛似不如前。到了「大躍進」時期,「青年賽過趙子龍,老人賽過老黃忠」的口號流行於神州大地,黃忠祠、墓作為「正宗」的黃忠遺跡,也就堂而皇之地改名為「黃忠村」,一直相沿至今。

  1965年,為了修整公路,黃忠墓被挖開,墓園柏樹也被砍伐。這種今天人們難以理解的現象,在那「左」傾思想大行其道之時,簡直算不得一回事。不久,「文化大革命」開始,「破四舊」的狂潮呼嘯而來,黃忠祠、墓更是難逃厄運,塑像被拆毀,匾聯被砸爛。幾經破壞,祠、墓幾乎蕩然無存,惟餘一空空棺槨,在暮色中向憑吊者泣訴「四人幫」的滔天罪行。

  當「三國文化之旅」日益受到重視之際,人們一再提及黃忠祠、墓。誠然,時代條件和社會氛圍不同了,黃忠祠、墓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已迥異往昔。然而,為了弘揚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我們仍希望有朝一日能夠重新修復黃忠祠、墓。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7-20 16:58 , Processed in 0.12075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