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154|回復: 0

[稗官野史] 秦始皇死前遺詔之謎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20-1-10 01:08:1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傳說秦始皇嬴政死前曾留下遺詔﹐這遺詔中說明了秦始皇的繼承人﹐並對後世子孫的一些安排。皇位之爭速來激烈﹐這秦始皇的遺詔便就引起了一次軒然大波!
  秦始皇嬴政是統一天下的第一位皇帝﹐他的功過暫且不說﹐先來說說關於秦始皇遺詔之謎。傳說秦始皇駕崩之前曾立下遺詔﹐並在遺詔之中寫明自己的皇位傳承給誰﹐這儲君之位地下的一些太子都覬覦很久了﹐所以這份關係到皇位繼承人的遺詔引起了皇子們以及朝中大臣的高度重視。但是﹐又有傳言稱秦始皇遺詔曾被太監超高篡改過﹐所以其內容並不屬實﹐那麼秦始皇遺詔到底寫了什麼內容?
  秦始皇遺詔中關於皇位繼承人的表述非常關鍵﹐然而除此之外他就沒有說別的嗎?從一些史料中得知﹐秦始皇駕崩並立下遺詔的情形是這樣的﹕
  秦始皇三十七年七月﹐巡遊天下的始皇帝在芝罘乘船射殺了大魚以後﹐沿海西行﹐踏上了歸返咸陽的回程。車駕一行抵達平原津﹐始皇帝突然染病。卜卦的結果﹐有北方的山鬼作祟。始皇帝緊急派遣心腹大臣蒙毅前往代縣一帶﹐替代自己去祭祀名山大神﹐祈求消災除病。
  車駕渡過黃河抵達沙丘平台時﹐始皇帝病情急遽惡化﹐不得不停駐下來。始皇帝預感不祥﹐緊急在病榻前口授遺詔﹐安排後事。就這樣﹐秦始皇立下遺詔﹐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始皇帝遺詔﹐也是一樁聚訟紛紜的歷史疑案。當時秦始皇立下的遺詔有這樣一句話﹕至平原津而病。始皇惡言死﹐群臣莫敢言死事。上病益甚﹐乃為璽書賜公子扶蘇曰﹕「與喪會咸陽而葬。」意思就是讓扶蘇來操辦後世。
  但始皇帝口授遺詔時﹐幼子胡亥是唯一在身邊的兒子﹐也是他有意立為繼承人的愛子。然而﹐在最後的決定關頭﹐他並沒有將後事交代給近在身邊的胡亥﹐而是交代給了遠在上郡的扶蘇。對於這件捨近求遠的事情﹐我們只能作這樣的解釋﹐經過十個月的親自考察﹐始皇帝最終認為胡亥不適合做自己的繼承人﹐他從扶蘇搖擺到胡亥的心﹐又從胡亥擺回到了扶蘇。
  始皇帝口授遺詔時﹐在場有三位重要人物﹐胡亥、李斯和趙高。胡亥本來是沒有政治能力也沒有政治野心的年輕人﹐他坦然接受父親的決定﹐沒有多餘的遐想。但是胡亥的老師趙高卻另有想法。當時﹐趙高的官職是中車府令兼行璽符令事﹐始皇帝的遺詔筆錄下來以後﹐要由他加蓋皇帝璽印﹐封口送出。他扣留了遺詔﹐說動胡亥和丞相李斯﹐銷毀了遺詔的原本﹐另外偽造了一份新的遺詔﹐詔令長子扶蘇自殺﹐立幼子胡亥為繼承人。這件事﹐史稱「沙丘之謀」。
  這個有關始皇帝遺詔的問題﹐千百年來﹐不斷地被提起﹐也不斷地被質疑。實際上﹐不僅限於始皇帝的遺詔﹐在整個中國歷史上﹐遺詔就是一個不斷地出現而又始終說不清的複雜問題。秦始皇遺詔真的被趙高篡改了嗎?
  一般情況下皇帝駕崩前都會叫來自己的親信作證﹐為自己立下遺詔﹐一邊自己駕崩之後一些叛賊逆子會惑亂朝綱﹐以至於自己辛辛苦苦堅守的江山被他人劫持了。所以在遺詔中一般都會寫明皇位的繼承人﹐但是就是因為遺詔中的內容往往是決定一個人甚至是整個朝廷的命運的關鍵﹐所以誰都想遺詔如自己所願﹐所以歷史上邊出現了篡改遺詔的現象。
  話說回來﹐即便秦始皇遺詔立出來﹐即便他立胡亥為皇位繼承人﹐但是也沒有必要將自己的其他兒子賜死吧?但是現實中就是遺詔中勒令公子扶蘇自行了斷﹐這明顯有很大的疑問﹐生前最器重的兒子扶蘇﹐為什麼現在要賜死呢?因此﹐便有人推測﹐秦始皇遺詔一定被篡改過了﹐而秦始皇立遺囑之時只有趙高、李斯、胡亥在側﹐而當時趙高的權威高於李斯﹐所以趙高邪念一起便做出了篡改遺詔的行為。以此來保住自己的性命和前途。
  如果是按照這樣的推測﹐貌似也不無道理﹐但是歷史畢竟是歷史﹐專門研究歷史的專家估計也不敢百分百肯定的告訴大家古代的某一件事情是絕對的﹐都是只能抱著一種推測的語氣﹐畢竟我們憑借的證據就只有老祖宗留下的基本史書和出圖的文物。說完遺詔之事再來看看秦始皇的死亡之謎。
  秦始皇一生追求長生不老﹐永生不死﹐因此招進很多江湖道士來為自己提煉長生不老之藥﹐其中就有非常有名的徐福。很多考古學者都說秦始皇的死很大因素就是吃了那些所謂的長生不老的仙丹妙藥。據考證﹐當時所謂的仙丹妙藥多是採用重金屬製造而成﹐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硃砂﹐而硃砂是有毒的﹐他的主要成分就是硫化汞﹐長期使用是會要命的。而秦始皇就是因為長期使用這些含有金屬物質的「仙丹」造成身體日漸衰弱﹐從而病死床榻的。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7-17 01:00 , Processed in 0.11758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