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139|回復: 0

[保健資訊] 夏日蟲蟲危機 幼兒別用薄荷藥膏止癢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20-7-4 02:11:3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

夏日氣溫節節高升再加上下雨,容易孳生許多蚊蟲,有時晚上才剛睡著,耳邊就響起「嗡嗡嗡」的聲音,睡醒時更是左、右邊都被蚊子咬了一個包,到底該如何正確使用藥品,緩解叮咬後的紅、腫、癢呢?食品藥物管理署邀請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藥劑科翟晉德總藥師為大家解惑。

市售蚊蟲藥膏分4類成分
翟晉德總藥師表示,市售蚊蟲叮咬藥膏,大致可分為以下4類:
1.抗組織胺:許多蚊蟲藥膏都含有這類成分(Diphenhydramine、Chlorpheniramine)如護那液、強力施美藥膏等都有,主要用途為緩解紅腫及止癢,是最常見的止癢藥物。

2.局部麻醉劑:此成分常和抗組織胺一起製作成複方藥膏,本身並無消炎等相關效果,但藉由局部麻醉效果可麻痺搔癢感,使紅腫癢的部位較不易因抓癢產生傷口。

3.類固醇:主要以消炎作用達到止癢目的,有些家長會擔心類固醇的副作用,但其實只要避免大面積塗抹並短期使用(盡量勿超過7天),治療效益很好,皮膚變薄及色素沉澱等副作用也較不會發生,須注意的是若已產生傷口,則不可使用類固醇藥膏,以免因免疫反應抑制,傷口更易遭感染。

4.抗生素:當傷口出現破皮抓傷的狀況時,可使用抗生素藥膏(Bacitracin、Polymycin B、Neomycin),以免因細菌感染導致蜂窩性組織炎等感染症狀。

恐引起癲癇、意識障礙等神經不良反應
食藥署提醒,當嬰兒及2歲以下幼童如需使用含薄荷(Menthol)、樟腦(Camphor)等成分的外用止癢藥品,因可能引起嬰幼兒癲癇、意識障礙及呼吸抑制等神經不良反應,故使用前務必詢問醫師或藥師。而葡萄糖-6-酸鹽去氫酶缺乏症(glucose-6-phosphate dehydrogenase deficiency;俗稱蠶豆症)患者應避免樟腦製劑,文獻上也曾有蠶豆症患者使用薄荷醇與類似物質後出現溶血性貧血的報告,使用時也需要特別注意。

通常外用藥膏只是局部作用,較無全身性的副作用。但若不當使用,仍可能發生嚴重不良反應,遇到相關藥物問題時,請找專業醫師或藥師諮詢。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7-1 14:43 , Processed in 0.16678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