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170|回復: 0

[保健資訊] 單側肩膀痛、動作遲緩別輕忽 可能是慢性神經退化的帕金森氏病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20-9-25 02:51:4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神經內科主任葉篤學提醒,動作遲緩、肢體僵硬、走路不擺手、鞋子磨損快、單側肩膀痛、夢中肢體揮動、面無表情都是先期徵兆。

五十肩可能是帕金森氏病,如何早期察覺?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神經內科主任葉篤學提醒,動作遲緩、肢體僵硬、走路不擺手、鞋子磨損快、單側肩膀痛、夢中肢體揮動、面無表情都是先期徵兆。在最新治療發展,台灣動作障礙學會理事長巫錫霖表示,現在二合一新劑型可以克服藥物濃度不穩定狀況,延長藥效時間,提醒除服藥外,多運動有助於維持身體健康。

慢性神經退化疾病 身體活動能力受限

「帕金森氏症是一種慢性神經退化疾病,主要因腦內稱做黑質的部位退化,以致未能產生足夠的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使得肌肉活動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影響身體活動能力。」葉篤學表示,雖然目前沒有明確致病的病因,但與基因、環境、老化有關係,隨著老化神經開始衰退,多巴胺分泌不足,因此好發於在50歲以上的人,不過中老年人身上的黑質細胞必需要少七成、八成才會出現帕金森氏症狀。

十大帕金森氏症狀 別忽略日常五十肩、夢中大叫警訊

帕金森氏症有哪些初期跡象?台灣動作障礙協會指出,帕金森氏症十大症狀包括:休息時手顫抖、走路不擺手、站立時身體向前彎曲、走路時一隻腳拖在後面、步伐小且常跌倒、做事沒動力、頸後或肩膀常疼痛、刻意避開人相處、音調變小或沙啞、寫字緩慢字體變小等,上述10項症狀如符合3項,代表可能出現帕金森氏症的初期跡象。而日常生活中,可能被忽略的症狀,還包括單側肩膀疼痛(五十肩)、鞋子磨損快、做夢揮舞大叫、從床上翻下床等,可能需要尋求神經內外科醫師專業醫師治療。

藥物利用率下降 異動症、斷電現象樣樣來

「雖然目前沒有根治帕金森氏病的方法,但透過藥物、手術治療可明顯減緩症狀。」目前治療帕金森氏症最大的挑戰,在於如何讓藥物濃度維持在有效區間內。巫錫霖解釋,帕金森氏病是一個持續性的退化,雖然可以改善症狀,卻沒有辦法保留多巴胺細胞,因此使用相同的藥物後,藥物利用率會隨著時間下降,即便用其它細胞取代也沒有辦法穩定釋出多巴胺,當原來機制不見,多巴胺細胞逐漸凋亡,藥物的有效區間藥效區間也隨之變窄,這時候藥物濃度若太高,患者可以活動,但會出現異動症,無法控制自己的身體顫動,反之藥物濃度若太低,則會出現斷電(off)現象,想動卻動不了,即使意識清醒卻無法控制動作,造成生活的困擾。

新劑型穩定藥物濃度 減少異動症和斷電時間

為了能夠減少異動症與斷電現象的發生,患者需要一天服藥次數多達5次藥物才能讓藥效維持在有效區間內,頻繁用藥也易造成醫囑服從性不高,長期過量也可能出現左多巴胺幻覺,彷彿眼前有小蟲子滿天飛或地上爬。巫錫霖理事長對此表示,有用藥困擾的患者,可以考慮選擇新劑型藥物。

現有二合一新劑型藥物已在台灣取得藥證,其「快釋+緩釋」二合一劑型具有智慧調控藥效釋放的功能,能夠維持體內穩定,減少藥效波動現象,進而調節續電時間。研究發現,二合一劑型能增加2小時、16%無異動症困擾的時間,同時可減少36% 斷電(off)的時間。

明顯異動或斷電超過2小時 建議調整用藥

台灣帕金森之父陸清松教授則提醒,撰寫疾病日誌,記錄自己的用藥以及相關症狀,能夠幫助醫師了解患者對藥物的反應,一旦出現明顯異動或一天之內斷電時間超過2小時,已造成生活困擾,可尋求神經內外科醫師進行個人化的用藥調整,做更有效的治療。

https://youtu.be/jfNiU_mEupI?t=20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7-2 12:38 , Processed in 0.16183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