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136|回復: 0

[保健資訊] 飲食運動 遠離肥胖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20-12-5 09:48:4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飲食運動 遠離肥胖

「肥胖」已被世界衛生組織認定是一種慢性疾病,國民健康署署長王英偉指出,去年國人十大死因中,就有癌症、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性疾病、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慢性肝病及肝硬化等七項與肥胖有關,希望民眾留意自己及家人是否有肥胖問題,從調整「飲食」及「運動」生活開始採取行動,一起達到「肥胖走、健康來」。

王英偉說,國際上常用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BMI)或腰圍來作為評估肥胖的指標。在國內當BMI≧24為過重,≧27是輕度肥胖,>30是中度肥胖,在35以上就屬重度肥胖了。

王英偉認為,肥胖是因為熱量攝取過多、消耗太少,導致熱量累積,以脂肪的形式堆積在體內,形成肥胖。除遺傳外,主要受到致胖環境及生活型態因素的影響。

一、調整飲食及運動生活:

為改變心血管危險因子,可透過調整生活來修正,飲食控制和增加身體活動是減重的核心原則,必須透過自我管理,藉由生活型態調整及行為改變,將飲食控制及身體活動落實於生活中,以達減重目的。此方式1年約可減重3-5%,以九十公斤為例,大約三-五公斤。

(一)健康吃:三多三少-多喝白開水、多吃蔬果、多全穀雜糧、少油、少鹽、少糖。每天減少攝取五百大卡熱量;或減少攝食三百大卡熱量,且增加體能活動多消耗二百大卡,就可以每週減重約0.5公斤。並且要注意控制體重時,每日攝取熱量不可低於一千二百大卡。

(二)快樂動:每次至少十分鐘、每週累積一百五十分鐘中等強度身體活動,僅能維持體位及基本體能,如果要達到減重或提升體能的效果,須有三百分鐘以上中等強度身體活動,若能加入高強度有氧運動或高低強度間歇運動,更容易達到減重及健康促進的效果。此外,還要至少二天的大肌肉群肌力運動,不但可增加肌肉量,更可增加胰島素敏感度,降低代謝症候群罹病風險。

(三)天天量體重:可隨時提醒自己維持健康的體重。

二、維持調整飲食及運動生活,依醫師建議加上套裝減重計畫:維持調整生活並在專業人員協助包括醫師、運動指導員、營養師等,根據個人狀況,規劃與設計個別化運動處方與低熱量飲食來幫助減重。

三、維持調整飲食及運動生活,依醫師建議加上藥物輔助治療:維持調整生活,如醫師建議加上藥物輔助治療,藥物只有輔助治療的效果,且必須經醫師開立處方後,才能使用。相關「成人肥胖防治指引手冊」,可於國民健康署「肥胖防治網」及「健康九九網站」查詢下載。       

台灣新生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7-14 08:24 , Processed in 0.11767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