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205|回復: 0

[認識疾病] 多囊性卵巢症候群 肇因肝、脾、腎失調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21-3-18 08:12:0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多囊性卵巢症候群 肇因肝、脾、腎失調

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為內分泌疾病,臨床表現有點複雜。執業中醫師闕麗容表示,傳統中醫認為,多囊卵巢症候群主要是肝、脾、腎功能失調,進而促使痰溼、瘀血阻滯胞脈所造成,其中又以肝、腎關係最密切。倘若沒有提早治療與控制,很可能造成不孕症,同時增加子宮內膜癌潛在風險。

由於社會環境、飲食習慣產生改變,導致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患者在門診中有逐漸增加的趨勢,因此,婦女朋友應該審慎重視這種病症。

闕醫師指出,從腎來看,腎氣虛、陽氣不足,如此無法化氣行水,最後促成水溼凝聚而致病;從脾而言,脾失溫煦、運化失職,促使水溼不運、聚溼生痰,最後痰溼阻滯子宮,患者將出現月經後期量少閉經,甚至不能攝精成孕(不孕症)。

闕醫師指出,從肝而論,肝鬱氣滯促使血行不暢,最後恐將形成血瘀致病,或是肝鬱化火煎熬津液致成痰,進而痰溼、瘀血互結子宮也會致病。此外,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發病之後,臨床症狀主要包括月經延遲、月經量少或閉經、不孕、面瘡、多毛、肥胖、雙側卵巢增大等。

建議患者趁早治病,中醫治療當以調補肝腎為主,並以活血化瘀、健脾袪溼、行氣化痰為輔,同時配合針灸以便促進排卵、恢復正常月經。針灸療法適合取腎俞、然谷、湧泉、氣海、中極、子宮、關元、豐隆、三陰交、足三里等穴道;耳針療法適合取內分泌、卵巢、神門、子宮、肝、腎等穴點。

台灣新生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7-19 09:50 , Processed in 0.10864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