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130|回復: 0

[保健資訊] 研究證實檳榔會致癌! 國健署教拒檳3招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21-3-29 06:27:1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


定期接受口腔黏膜檢查,除早期找到口腔癌外,更重要的是要找出癌前病變予以適當治療,從而阻斷癌症的發生。

國際癌症研究中心(IARC)研究證實,「檳榔子」是第一類致癌物,即使不加添加物,也會致癌!檳榔在台灣是常見的交際物品之一,卻也是最可怕的健康殺手;國民健康署呼籲,檳榔致癌性強,已有嚼檳榔的民眾應遵循拒檳三招「麥哺、麥揪、麥請」,及早戒檳,不僅可遠離癌症,對自身健康也有益處。

嚼檳榔多因好奇 學會拒檳有益健康
根據106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資料顯示,曾嚼檳榔者第一次嚼檳榔的主要原因,43%是好奇,26.9%為了交朋友,13.2%是工作需要,9.2%為了提神,6.4%是為了保暖。國民健康署賈淑麗代理署長提醒,檳榔有害健康,千萬不要因為朋友邀約、好奇而嘗試嚼食檳榔。

此時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為因應防疫,發起拱手不握手,降低因肢體接觸所致的感染風險,也可以用拱手、道聲好來改變好友之間邀請檳榔的行為,同時達到友誼與健康兩者兼顧。

善用替品取代檳榔 減少嚼檳習慣
有嚼檳習慣的民眾,無聊想嚼檳時,賈淑麗代理署長建議,善用替代品,如新鮮蔬菜條、蒟蒻條、無糖口嚼錠、硬喉糖等;累了想要增加精神,可以休息、喝水與運動取代吃檳榔,進而增強體力、消除疲勞;天冷時,多加衣物保暖、喝溫水,培養善用替代品的習慣,可使身體更健康,且逐步達成戒檳目的。

免費口腔黏膜檢查 阻斷口腔癌威脅
為讓民眾預防及早期發現口腔癌,政府免費提供30歲(含)以上嚼檳榔或吸菸民眾、18歲以上至未滿30歲嚼檳榔(含已戒)及原住民每2年1次口腔黏膜檢查。賈淑麗代理署長強調,定期接受口腔黏膜檢查,除早期找到口腔癌外,更重要的是要找出癌前病變予以適當治療,從而阻斷癌症的發生。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7-19 18:12 , Processed in 0.19081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