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215|回復: 0

[認識疾病] 少女腹瀉3個月 原來潰瘍性結腸炎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21-5-10 09:06:5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少女腹瀉3個月 原來潰瘍性結腸炎

1名活潑開朗的國中少女腹瀉3個月,伴隨腹痛,食慾也變差,體重掉了10多公斤,家人也發現她的臉色與唇色越來越蒼白;經醫師檢查發有明顯的貧血、白蛋白低下、白血球與發炎指數上升,經大腸鏡檢查診斷為「潰瘍性結腸炎」,透過藥物治療與調養,症狀獲得改善,生活恢復正常

台南新樓醫院小兒科醫師賴馥蘋說明,發炎性腸道疾病是一種慢性、反覆性腸道發炎的病症,由兩種疾病型態組成,一為潰瘍性結腸炎,二為克隆氏症;潰瘍性結腸炎及克隆氏症的好發年齡分別為20至35歲及40至60歲,除了成人外也可能發生於兒童身上。

她說,潰瘍性結腸炎會造成直腸、大腸連續性的發炎、潰瘍,侵犯的深度主要為腸壁較表淺的黏膜層;而克隆氏症則會在口腔至肛門各處造成跳躍性的局部發炎,但侵犯的部位較深,可能整層腸壁都受影響,因此容易引起腸阻塞及腸?管等併發症。

台灣潰瘍性結腸炎的盛行率為十萬分之八點五,克隆氏症為十萬分之二點一。造成發炎性腸道疾病的病因十分複雜,目前沒有明確的答案,推測為基因遺傳、免疫系統、腸道菌叢和環境因素交互作用下,使免疫系統失衡攻擊腸道反覆發炎。

臨床上,患者可能產生反覆腹痛、腹瀉、血便、發燒、食慾不振與體重減輕等症狀,有些人也會出現腸道外症狀,如肝炎、膽管炎、關節腫痛、皮膚結節性紅斑與貧血等。在兒童更可能會造成發育不良、生長遲滯。

賴馥蘋表示,在醫學發達的今日,對於發炎性腸道疾病還沒有可以完全治癒的方法。治療的目標主要在於緩解腸道發炎,將急性發炎治療誘導至緩解期,且緩解期越久越好,以維持患者的生活品質,避免併發症的產生與降低藥物的副作用。另外兒童發炎性腸道疾病,追蹤與維持正常的生長發育更是重要的一環;少數病人因內科治療無效或藥物併發症,或產生腸穿孔、腸道狹窄、腸道?管、毒性巨結腸症或有癌性變化時,就須考慮手術治療。

台灣新生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7-20 16:18 , Processed in 0.20347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