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131|回復: 0

[認識疾病] 輕微活動就覺得喘 心臟衰竭恐上身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21-9-30 08:21:4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輕微活動就覺得喘 心臟衰竭恐上身

四十五歲的李先生過去健康狀況良好,但這兩個月來輕微活動就覺得喘,連躺下休息也不舒服。門診就醫評估診斷,原來李先生的不舒服源自心臟衰竭,俗稱心臟無力。經藥物治療,目前已無症狀,於門診規律追蹤。

成大醫院斗六分院林佳淩醫師表示,心臟負責輸出血液以供給全身器官養分;當出現醫學上說的心臟衰竭,功能變差的心臟無法提供器官養分,鬱積的血液還會造成水腫,不僅影響患者日常生活,甚至可能需要住院,而且存活率也比某些惡性腫瘤還差。所以,心臟衰竭患者務必好好接受治療。

台灣心臟衰竭盛行率約千分之三,盛行率會隨年齡增加,算是相當常見的心血管疾病。林佳淩醫師指出,心臟衰竭患者的治療包括幾個方面:一、藥物治療:心衰竭的藥物治療重點在保護心臟與症狀緩解,兩者的藥物不同。保護心臟藥物可降低死亡率與住院率,病人即使沒有任何症狀也須持續服用;症狀緩解藥物則以改善生活品質為主,控制良好的病人甚至可停藥,但這類藥物不能改善心臟功能,如有疑似藥物副作用帶來的不適,應反映由醫療團隊評估調整藥物,勿自行停藥。二、根本原因治療:心臟衰竭原因以心臟疾病本身為多,如冠狀動脈疾病、心律不整、基因變異相關的心肌病變等;亦有非心臟疾病所致,如病毒感染、甲狀腺疾病等。某些根本原因的治療能有效改善心臟功能,例如,患者若是因冠狀動脈疾病導致缺血性心肌病變,在治療冠狀動脈疾病後,有機會能使心臟功能回復。三、進階治療:如接受以上治療後心臟功能仍不佳,則須考慮進階治療,包括心臟再同步化治療、心室輔助器、和心臟移植等。這些是較為後線的治療,需要更專業和詳盡的評估。四、生活型態:患者本身也是治療的重要一環,尤其需要注意三件事情。首先是維持良好生活型態,包括:不菸、不酒、少鹽、適當水分和注意藥物使用。其次是要詳實記錄自己身體狀況,特別是血壓、心跳、體重和水分攝取量。最後則是要及時就醫,因為心臟衰竭的惡化可能非常急速,如有不適應盡速就醫,以減少發生致命危險的可能。

林佳淩醫師提醒,雖然大部分的心臟衰竭無法完全治癒,但患者若能配合醫療團隊治療並搭配良好的生活型態,就能改善症狀並提升存活率,讓心臟無力的病友也能心情美麗!

台灣新生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7-23 23:45 , Processed in 0.14651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