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201|回復: 0

[認識疾病] 中年男運動突發心肌梗塞 「AED」救一命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21-12-13 17:05:4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44歲的陳先生,過去身體一向健朗,不抽菸也沒有心臟相關疾病或家族史。一天早上到公園騎腳踏車爬坡時,突然感到口乾舌燥、心悸、喘,並伴隨胸痛、胸悶、全身冒冷汗,隨後就暈倒,眼睛上吊、呼叫沒有反應,旁邊的路人主動幫陳先生施行心肺復甦術(CPR),隨後公園管理員攜帶管理中心之公共自動體外去顫器也是俗稱傻瓜電擊器(AED)過來幫忙,當場依據語音指令,幫陳先生電擊一次,陳先生便恢復自發性循環(ROSC),待消防隊救護技術員到達現場,協助將病人送醫做進一步的處理。                        
                                                                                                                       ju888九州娛樂城

成年人猝死 高比例因心臟造成           臺灣每天約60人死於心臟病,心臟疾病已經蟬聯國內十大死因第二名超過十年以上。臺中榮總急診部林子傑主任說明,成年人猝死,有八、九成是因為心臟的原因所造成的。冠狀動脈提供心肌所需的血液跟氧氣,而冠狀動脈疾病最主要是因為不穩定、富含脂質的粥狀樣斑塊突然破裂,引發血小板聚集,產生纖維凝集塊,形成局部血栓並導致血管阻塞,一旦完全阻斷導致心肌壞死,就會產生心肌梗塞。
心肌梗塞 及時搶救避免腦缺氧林子傑主任解釋,心肌梗塞死亡的有一半以上在送達醫院前就死亡了,最主要的原因是當心肌在缺氧或壞死的時候,心臟電位容易變的不穩定,很容易誘發心律不整。其中心室纖維顫動是心因性猝死最常見的初始心律,心臟只是在顫抖,心室無整體收縮能力,無法造成有效的心臟輸出量,如不及時搶救,常造成患者腦部缺氧甚至死亡。
電擊去顫術 影響病人預後效果電擊去顫術是唯一有效的治療方式。心室纖維顫動發生時,前1分鐘使用電擊器,超過九成的病人都可成功轉變到正常心律,每晚1分鐘使用,機會減少7-10%,也就是說5分鐘後再使用約僅有50%的機會。心室纖維顫動被成功轉變到正常心律,恢復到正常跳動,對於病人的預後是有很大的差別,所以說為什麼希望能在到院前就能提早使用。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7-27 14:21 , Processed in 0.13851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