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127|回復: 0

[保健資訊] 肝膽腸胃科揭「大腸癌危險因子」 嗜吃紅肉、鹽漬物都上榜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22-1-1 19:01:3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


大腸癌初期沒有明顯症狀,若要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篩檢相當重要,除了安排糞便潛血檢查,也可以透過大腸鏡檢查,早期揪出息肉及腫瘤。一名年約50歲江先生,便是透過大腸鏡檢查發現3公分的腫瘤,由於是早期癌,經醫師評估後,不用開刀,使用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ESD)將腫瘤切除,恢復健康。

大腸癌初期沒有明顯症狀,若要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篩檢相當重要,除了安排糞便潛血檢查,也可以透過大腸鏡檢查,早期揪出息肉及腫瘤。一名年約50歲江先生,便是透過大腸鏡檢查發現3公分的腫瘤,由於是早期癌,經醫師評估後,不用開刀,使用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ESD)將腫瘤切除,恢復健康。

大腸癌危險因子 生活、飲食關聯大
依據國民健康署公布107年癌症登記報告指出,大腸癌已經連續13年蟬聯癌症發生人數第一位。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肝膽腸胃科黃仲岐醫師指出,大腸癌的發生除了家族病史之外,與生活及飲食習慣息息相關,如嗜吃紅肉、低纖高油食物、煙燻或鹽漬等加工食品、肥胖及缺乏運動等都是大腸癌的危險因子。

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 精準且恢復期短
大腸癌的治療主要以手術切除為主,並且會依病情需要適時安排放射線治療及化療等配搭,而隨著內視鏡技術的進步,針對早期癌前病變及原位癌,也就是腫瘤仍在腸黏膜上,尚未侵犯至黏膜下層時,可透過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切除。

黃仲岐醫師說明,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ESD)是透過內視鏡,將黏膜上的病灶與正常組織分開,接著再將病灶剝離切除,身體外觀沒有傷口,恢復期較短,幾乎沒有影響到生活品質,免除傳統手術治療的不適。

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治癒率高
黃仲岐醫師提醒,大腸癌在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情況下,治癒率相當高,建議民眾可使用國民健康署提供50至74歲民眾每2年免費做一次糞便潛血檢查,至於大腸癌高危險群則可選擇接受大腸鏡的檢查,把握早期診斷與治癒的機會。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7-29 08:45 , Processed in 0.09639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