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155|回復: 0

[認識疾病] 妙齡女下肢腫、腎衰竭 罹罕見高安氏動脈炎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22-2-25 09:22:1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妙齡女下肢腫、腎衰竭 罹罕見高安氏動脈炎

一名25歲科技業女性,2021年一月開始下肢到膝蓋出現水腫和多處紅斑及傷口,半年尋遍各醫療院所,病況未改善,進展至雙腳嚴重水腫、腳趾末梢紫黑色、多處傷口潰瘍及咳血、呼吸困難,發燒、左手冰冷麻痛、血壓下降,至台中榮總急診就診。理學檢查及血液檢查發現有急性腎損傷且有膿胸、脾臟、心臟等多重問題,後又轉成敗血性休克,入住加護病房以引流及使用抗生素治療狀況改善,後以全身正子掃描確診為高安氏動脈炎,經台中榮總腎臟科團隊細心治療,目前已出院返回職場。

台中榮總腎臟科醫師黃士婷指出,高安氏動脈炎為一種罕見的慢性大血管發炎,尤其是主動脈弓及其分支造成栓塞,所以又稱主動脈弓症候群或無脈搏症。全世界每年新發生率為每百萬人口2.6人,多在東亞地區。好發年齡為10至40歲,83.8%的病人為女性。早期疾病無特定症狀,可能表現為發燒、倦怠、盜汗。隨著病況進展造成主動脈及其分支的栓塞,造成四肢血壓量測差異不同、暫時失明、手臂疼痛、中風等缺血症狀。最新英國研究指出,與同年齡及性別的族群相比,高安氏動脈炎的長期併發症,如:缺血性心臟病、腦中風有明顯升高,而死亡率也高達1.88倍。依1990年美國風濕病學會提出的高安氏動脈炎的診斷標準,疾病分類有五型。

黃士婷說,台中榮民總醫院統計自2000至2017有九例高安氏動脈炎,其中8位是女性,平均年齡是26.3歲,最小的是8歲,重症風險極高。過去中榮病患統計第I型有兩位(22.2%),第IIa型有三位(33.3%),第IIb型有一位(11.1%),第IV型有一位(11.1%),第V型有兩位(22.2%)。這次這位病患者早期表現為非典型症狀,經過半年進展惡化至腦中風、肺栓塞、心衰竭及心室內血栓、腎臟動脈栓塞、多重器官功能障礙等急重症,屬第V型。在腎臟科及所有團隊在其急性期抽絲剝繭,排除各項可能急性腎損傷,確立高安氏動脈炎診斷方向,輔以斷層掃描血管攝影、核磁共振血管攝影檢查,讓病患一週內得到診斷高安氏動脈炎,接受最適當治療後能回歸工作崗位貢獻社會。

黃士婷提醒,儘管高安氏動脈炎已被提出超過100年,卻因為是罕見疾病故容易被忽略,造成存活率相對於一般民眾為低。病患又常因早期症狀不明顯而延遲就醫,因此呼籲年輕女性若發現單側或雙側肢體有紫斑、不明原因多發傷口,或出現頭昏、頭痛、失憶症狀、昏厥、癲癇或中風等缺血症狀,或視力障礙,或頑固性高血壓,或頸動脈、橈動脈和肱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或急性腰痛、血尿、蛋白尿的症狀,應儘速就醫,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目前本疾病治療依照疾病分期,治療方式可分為藥物治療、血管腔內介入治療及繞道手術等方式。因藥物早期治療效果佳,可減少後期手術的機會及減少失能。藉由本病情介紹,希望能增進對此疾病認識,提高對高安氏動脈炎可能侵犯腎臟造成無法彌補的失能,及早期診斷治療恢復健康的重要性。

台灣新生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7-28 18:34 , Processed in 0.20648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