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157|回復: 0

[認識疾病] 新研究:染疫輕症 恐損大腦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22-3-12 08:45:3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新研究:染疫輕症 恐損大腦

根據一項分析COVID-19患者染疫前後的大腦斷層影像的新研究,即使是輕症患者也有大腦萎縮、灰質減少的情形。專家表示,染疫造成的腦損傷是否不可逆轉,仍待更多研究。

研究人員根據英國生物醫學資料庫(UK Biobank),對最近三年、COVID-19(二○一九冠狀病毒疾病)疫情前後各做一次大腦斷層的七八五人進行分析,這篇論文七日發表在科學雜誌「自然」(Nature)。

研究發現,有四○一人於二○二○年三月至二○二一年四月期間感染新型冠狀病毒,他們多屬輕症、無需住院、年齡在五十一歲到八十一歲之間。和沒有染疫的三八四人對照組比起來,新型冠狀病毒加速輕症患者的大腦灰質流失。

大腦灰質是中樞神經的一部分,主管記憶與情緒等,並影響人際溝通。研究人員表示,在自然老化的過程中,人們的大腦每年平均會損失○•二%至○•三%的灰質。

這項研究發現,即使輕症的染疫者,在多個大腦區域減少○•二%到二%的灰質,包括和嗅覺有關的海馬旁迴(parahippocampal gyrus)和眼窩額葉皮質(orbitofrontal cortex)都受到影響。

研究也發現,COVID-19染疫者有腦萎縮和腦組織損害的情形,導致患者注意力下降、做事效率不彰。不過,從這項研究無法得知相關的問題是否隨著康復後有所改變或改善。

「舊金山紀事報」(SanFrancisco Chronicle)報導,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免疫精神病學家巴特利(Christopher Bartley)表示,這項新研究證實了過去一些研究的結果,「染疫確實會對大腦帶來某些改變」,但不意味著腦損傷不可逆轉。

史丹佛大學腦神經醫學教授孟赫(Michelle Monje)表示,部分COVID-19患者出現的「腦霧」(brainfog)症狀,與許多接受放射性治療癌症病人經歷的「化療腦」(Chemobrain)很類似,目前醫界正發展治療策略。

由於這項研究的參與者多數沒有接種COVID-19疫苗,專家認為相關結果不見得能夠推廣到所有的染疫者。已接種疫苗的突破性病例究竟有無大腦受損的情形,痊癒後能否逆轉、會不會有長期副作用,仍待更多研究探討。

台灣新生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7-29 01:06 , Processed in 0.09905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