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辦法和同學出門玩,覺得越來越疏遠」、「在家看新聞覺得恐慌」、「戴口罩一直長痘痘,有容貌焦慮」、「生活日夜顛倒,爸媽一直唸我,我覺得好煩」。新冠肺炎疫情爆發至今已經二年多,民眾原有的生活、工作、學習模式被迫改變,家長、老師有發現兒童青少年出現像上述的抱怨內容嗎?除了健康上的防疫,是否關注過兒童青少年的情緒狀態?一項發表於《大腦、行為和免疫期刊(Brain, Behavior, and Immunity)》的研究指出,即使是未受到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感染的人,在新冠病毒大流行期間由於社交和生活型態的中斷,也可能會出現大腦發炎(此"發炎”指現代神經免疫學研究發現,壓力及精神疾病都可造成腦神經細胞的發炎反應),進而產生疲憊、注意力不集中和憂鬱等狀況,導致心理健康受到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