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181|回復: 0

[保健資訊] 吃足食物種類與營養素 防代謝症候群與慢性病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22-5-2 09:32:0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吃足食物種類與營養素 防代謝症候群與慢性病

台灣三高慢性病、代謝症候群、慢性腎臟病等慢性疾病盛行率高,依據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結果顯示,十九歲以上成人代謝症候群盛行率為三成,且隨年齡上升逐漸增加。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董事長許惠恒表示,若民眾能將缺乏的食物種類及營養素吃足,對維持健康、預防代謝症候群與慢性病都將有很大的幫助,尤其是疫情升溫的此時更需要充足的營養與體力來因應。

中研院特聘研究員潘文涵教授表示,對於最少吃(挑食)的食物,建議民眾找到更合適的烹調方式,如特殊氣味的大蒜含可抗氧化的硫化物大蒜素,是調味好幫手;含有花青素的紅鳳菜則可搭配薑絲與麻油炒軟,風味更好也就願意多吃。

國健署吳昭軍署長也說明「我的餐盤」是將食物類別圖像化,再輔以份量概念,幫助民眾更容易做到飲食均衡。依據國健署二○一三至二○一六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九成九民眾乳品類攝取量卻不足。對此,吳署長再次提醒民眾除了早上一杯奶,養成習慣於下午或晚上再補足第二杯奶更重要,或可將牛奶入菜增加攝取量,才有助於骨骼保養。若有乳糖不耐症,優酪乳或優格都是很好的替代品,再輔以傳統豆腐、豆干即可補足所需鈣質。

此外,國民營養調查也顯示國人蔬果攝取不足,使得身體所需膳食纖維、維生素也不足,不利於消化道、血脂、血糖相關疾病防治,因此國健署吳署長、農糧署蘇茂祥副署長皆鼓勵民眾不挑食,不但蔬果要吃足,也要多攝取全榖及未精製雜糧,除非有高血糖問題之民眾才須注意水果攝取。蘇副署長表示台灣農產與蔬果豐富,一定能符合民眾營養所需,也同時再次宣導盡量購買當季、在地的農產品,才能確保新鮮好吃又減碳愛地球。

另,潘文涵教授也表示均衡六大類後再加重特定種類份量的特定飲食法,其實可預防疾病。國際上有名的得舒飲食(DASHDiet),便是於均衡六大類外再加重乳品與蔬果的攝取,因蛋白質中的胺基酸有助於降血壓,加上高膳食纖維、鈣、鉀、鎂等同於降血壓藥物效果。地中海飲食則是加重全榖雜糧類、以白肉取代紅肉、多魚、多蔬果再加上橄欖油與堅果種子攝取,搭配紅酒,以高植物多酚及植化素,搭配不飽和脂肪酸帶來的抗發炎效果,可維持心血管健康。前述二者飲食法前提要吃足建議份量才能產生疾病防治效果。

台灣新生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7-31 04:06 , Processed in 0.11901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