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105|回復: 0

[保健資訊] 乳癌術後肩關節活動度受限? 及早復健提升生活品質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22-7-19 04:34:5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新竹臺大分院復健部董怡君醫師解釋,乳癌病人切除乳腺組織,會造成皮膚和下方的肌肉產生沾黏,導致肩關節活動度受到影響。

45歲陳小姐罹患乳癌,接受全乳房切除術與前哨淋巴結切片術,術後外科醫師表示手術很成功,但陳小姐發現自己手術側的肩關節活動度受限,且疤痕處有刺痛感,至復健科就診,經過靜態牽拉運動、疤痕按摩等復健治療後,肩關節活動度大幅進步且刺痛感幾乎改善,大大提升了生活品質。

切除乳房組織 易造成皮膚、肌肉沾黏
新竹臺大分院復健部董怡君醫師解釋,乳癌病人切除乳腺組織,會造成皮膚和下方的肌肉產生沾黏,導致肩關節活動度受到影響。除此之外,即使只單純切除乳房組織,其中散布著許多淋巴管,而淋巴管的功能為負責將周邊組織液回收並運送,因此仍可能造成患肢產生淋巴水腫,若切除的範圍越大,有接受腋下淋巴結切除術、鎖骨上淋巴結放射治療等等,則產生淋巴水腫的機會也會上升。

另外,有40%的病人於術後會有手術側胸壁疼痛的狀況,與胸肌疼痛或手術切口處神經受到影響等因素有關。

術後早期復健介入 改善關節靈活度
董怡君醫師表示,為改善病人術後肩關節活動度受到限制,在術後早期復健介入,剛開始以主動支持性動作為主,等到傷口已拆線且癒合良好時,再進行靜態牽拉運動,並且配合疤痕按摩,於術後不同天數以及是否有引流管來調整復健內容及目標,如此一來可以有效改善肩關節活動度。

術後定期回診追蹤 出現不適盡快就醫
董怡君醫師提醒,乳癌術後除了應配合外科的回診追蹤癌症的治療狀況,以及傷口恢復的情形,病友應注意自己患側肢體的狀況,若有肩關節活動度限制、手術側胸壁緊繃疼痛、肢體水腫等狀況,應儘早至復健科評估接受復健治療,改善症狀並提升生活品質。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8-3 09:19 , Processed in 0.08845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