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166|回復: 0

[保健資訊] 常頭暈要注意! 「PPPD」恐造成身體失衡、走不動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22-9-3 04:32:3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


醫師建議透過日常的平衡復健訓練,如「進階頭眼協調運動」,伸出食指眼睛注視指尖,頭與手指反方向左右擺動,來回10-20次,可舒緩或改善頭暈。

一名75歲女性,長期受頭暈症狀困擾,嚴重時甚至無法行走,必須靠輪椅行動,就醫多次曾診斷是內耳不平衡,或認為與年紀相關,試過中、西藥,甚至偏方皆未能緩解頭暈症狀,所幸透過檢查確診「持續性姿勢–知覺性頭暈」(persistent postural-perceptual dizziness,PPPD),經過多次前庭復健之後,患者頭暈不適大幅緩解,現在已能自行走路、搭車,重拾正常生活。

PPPD恐是病毒感染 平衡系統失效易跌倒
北醫大臺北神經醫學中心醫師李薰華指出,不少人都有程度不一的頭暈症狀,出現頭暈可能是中風或其它疾病的前兆,若檢查確診罹患PPPD,發作時甚至無法行走,嚴重影響生活及工作。

PPPD通常發生於一次急性前庭症候群之後,可能是患者在感冒過程中病毒感染,前庭神經發炎,或是其他頭暈的狀況發生之後罹病。患者的身體平衡系統對於動作及周遭環境非常敏感,頭暈時會伴隨搖擺、不平衡容易跌倒的感覺,當處於背景吵雜、人多的環境時,甚至會大受刺激進一步惡化。

頭暈患者兩成為PPPD 止暈藥無用需平衡復健
李薰華表示,一般頭暈患者有2成比例是PPPD,且該疾病很常與焦慮及憂鬱共病。其發生原因,可能與大腦內神經傳導物質相關,但目前仍未完全釐清,一般透過抗憂鬱藥物配合平衡復健進行治療。

然而,服用止暈藥物不僅沒有治療的效果,也無法緩解不適的症狀,藉由適當的平衡復健,可以有效地使病人回復到正常生活與工作。

大多為短暫性頭暈 10%為中風前兆需謹慎就醫
李薰華指出,一般頭暈主要與視力、耳前庭功能、小腦功能及本體感覺相關,然而貧血,偏頭痛,姿態性低血壓及血壓過高也都會引發頭暈,許多人可能緩一下就不暈了,因此對於短暫性的頭暈大多不以為意。他進一步提醒,一般頭暈患者中,仍有10%的機率可能中風或是中風的先兆,千萬不要輕忽,應就醫排除中風等較嚴重的疾病,避免錯過黃金治療時機。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8-3 13:21 , Processed in 0.11063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