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239|回復: 0

[保健資訊] 罕病脊髓性肌肉萎縮症僅一成患者符合健保資格 醫界籲調整給付條件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22-10-22 04:54:1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健康醫療網�記者鄭宜芬報導


黃錦章醫師呼籲,站在醫生的立場,希望健保能夠快速通過使用藥物,以符合台灣是世界第5個立法保障罕病病友醫療權利國家的機制,在給付方面特別優惠、特別照顧罕病病人

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 SMA)是一種罕見遺傳性神經肌肉疾病,隨著時間的推移,患者情況會逐漸惡化,喪失神經系統中控制自主肌肉運動的能力。然而健保給付條件嚴格,患者若想施打藥物,每人每年需耗費新台幣600萬到800萬元。對此,林口長庚神經內科主治醫師黃錦章特別呼籲健保署早日通過擴大使用藥物、照顧罕病病人。

神經元退化病症不可逆 會逐漸無法呼吸
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 SMA)是一種運動神經元疾病,也就是俗稱的漸凍症。目前全台約有422名脊髓性肌肉萎縮症患者,全身肌肉會逐漸萎縮,失去行動能力、語言能力乃至呼吸能力。

此病症狀主要分為三型,第一型為嬰兒型,約莫在6個月前發病,運動功能發展困難,可能終身無法獨立穩坐。如果沒有很好的治療照護,有可能危及生命。

第二型為孩童型,發病年齡約在6個月到1歲半的時候,出現手腳無力狀況;第三型就是成人型,約莫3歲時手腳無力、行動緩慢,且會隨著時間逐漸退化,無法蹲站,漸漸需坐輪椅、躺床。黃錦章醫師指出,如果時還沒有藥物介入,就會造成呼吸衰竭,漸漸地呼吸的肌肉也會有問題,最後得依賴呼吸器。

脊髓性肌肉萎縮症因染色體第5對基因突變,父母自體隱性遺傳給患者,每1萬人中就有1位小孩罹患。黃錦章表示,皮膚、腸胃這些表皮細胞可以再生,但是神經細胞死掉就不會再生,加上診斷時常被忽略為其他疾病,因此早期診斷非常重要,才能夠早日治療。

能動的部位越來越少 病患用生命續等藥物
30幾年前,台灣尚無脊髓性肌肉萎縮症藥物,患者1、2歲就開始呼吸困難,「後來感染死掉,都留不下來。」黃錦章說:「對父母親來講,看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7-29 19:51 , Processed in 0.14623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