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122|回復: 0

[保健資訊] 防異位性皮膚炎抓到皮流血 醫列「日常自救原則」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22-12-13 04:28:2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冠廷報導


施怡賢醫師建議,若對象為幼童,除定期就醫用接受治療,發病時另可先從降溫、通風開始,並利用其他事物轉移注意力以免抓傷,平常則注意保濕、避免刺激及遠離過敏原等照護原則。

「癢癢別再抓了!」這是皮膚科診間常聽到的話,一名五歲男童因異位性皮膚炎發作,整晚不停抓癢無法入眠,不只破皮流血,甚至出現傷口發炎流膿等細菌感染的情況,仔細一看,患處佈滿新舊傷口,令人相當心疼。

患異位性皮膚炎 治療是長期過程
雙和醫院皮膚科施怡賢醫師表示,與異位性皮膚炎奮鬥是條漫長的道路,雖不一定能根治,但卻可以被控制,平時可以加強保濕、避免刺激、遠離過敏原為照護原則,降低觸發因子;在發作時,則建議依照嚴重程度輔以局部或全身性的治療,隨著醫療技術日新月異,戰勝異位性皮膚炎不再遙不可及。

屬多基因遺傳疾病 多因免疫調節異常所致
異位性皮膚炎為台灣常見的皮膚疾病,是一種多基因遺傳的發炎疾病,主要是由先天性免疫調節異常及表皮內在調控失調所引起。施怡賢醫師指出,異位性皮膚炎的形成和兩大因素有關,首先是「表皮屏障缺陷」像是,纖聚蛋白缺陷、神經醯胺不足等,其次是「免疫細胞過度反應」,當特定免疫細胞以及T細胞過度活化,就會造成皮膚發炎,形成泛紅、發癢、脫屑等臨床表現。

因苔癬化病灶 造成心理陰影
年紀較大的小孩,則在四肢彎曲處出現慢性苔癬化病灶;到了青少年或成人,少部分病患可能會好轉不再復發,但大多會持平或改變型態,甚至變成嚴重的局部病灶或全身性輕度病灶。施怡賢醫師建議,若對象為幼童,除定期就醫用接受治療,發病時另可先從降溫、通風開始,並利用其他事物轉移注意力以免抓傷,平常則注意保濕、避免刺激及遠離過敏原等照護原則。

至於兒童或青少年,在心理支持的部分得特別注意,像是青春期的焦慮,或是求學、準備考試過程中的壓力都有可能觸發,除以藥物控制、改善病況外,必要時也可尋求心理諮商協助,或是找到適合方式抒發內心壓力,像是適度運動、規劃具創造性的休閒活動或加入同儕團體分享心情等。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7-26 16:01 , Processed in 0.11145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