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114|回復: 0

[認識疾病] 子宮內膜癌無有效篩檢方式 9成患者有異常出血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23-5-17 16:52:3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子宮內膜癌無有效篩檢方式 9成患者有異常出血

子宮內膜癌是臺灣女性十大癌症死因第6名,近年可能因飲食習慣改變,以及環境荷爾蒙的影響,女性罹患子宮內膜癌的比率日漸上升,且有年輕化的趨勢。衛生福利部基隆醫院婦產科劉馥萍醫師指出,子宮內膜癌目前還未能有效地以篩檢方式發現,不過9成病友均有異常出血症狀。女性如果出現經期不規則,或更年期停經前、後持續出血情形,都有可能是罹患子宮內膜癌;若能早期發現、診斷並早期治療,第一期5年存活率可高達97%,預後相當良好。

一位50歲已婚女性每次月經來量都非常大,血色素最低還曾掉到7(正常值約12至16),經超音波檢查發現有子宮腺肌症合併子宮內膜增厚,再經子宮鏡評估後確認有子宮內膜增生情形。因子宮內膜增生(癌前病變)是造成子宮內膜癌的可能原因之一,若置之不理,約有1~3%的子宮內膜增生會變成子宮內膜癌。

經基隆醫院婦產科劉馥萍醫師解釋說明、和病人共同討論,因已無生育需求,加上有子宮腺肌症及子宮內膜增生,病人選擇以微創手術切除子宮,術後恢復良好。

劉馥萍醫師說明,月經量過大(超過80ML),天數過長(超過8天以上)者可至婦產科門診諮詢評估;以年齡分層來看,常見的異常出血情形有:正在發育的青少女初經後因大腦下視丘尚未成熟,導致不正常的排卵,通常2、3年後即會規律;已達生育年齡的女性排除懷孕因素後,常見因息肉、肌瘤、子宮肌腺症及多囊性卵巢等因素造成;40歲以上至已停經的婦女朋友多是子宮內膜增生或子宮內膜癌。

一般門診時,醫師都會先詢問病史,進行腹部的觸診及陰道內診(僅限有性經驗者)開始檢查,再搭配上超音波來做完整評估,超音波有看到子宮內膜息肉、子宮黏膜下肌瘤或是子宮內膜增生時,還可使用子宮鏡,進入子宮腔內,做更仔細的評估及治療。

台灣新生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7-20 11:41 , Processed in 0.11957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