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118|回復: 0

[保健資訊] 穿耳洞長出「蟹足腫」怎辦? 醫提5療法祛退異常疤痕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23-6-28 05:38:2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慈恩報導


蟹足腫可能生成於任何皮膚傷口,包括割傷、燒傷、手術切口、疫苗接種,甚至是痤瘡,起因於身體的自然癒合過程過度反應,意即產生了過量的膠原蛋白,促進瘢痕組織增生和突起

一位39歲女性自述穿耳洞後,開始感覺癢、疼痛,更有暗紅色腫塊迅速成長至覆蓋耳洞,因疼痛已影響生活,遂到醫院皮膚科就診。檢查發現暗紅色腫塊是疤痕向外擴張增生,進而引起「蟹足腫」,所幸,經過皮膚外科手術切除合併除疤針治療後,外觀恢復正常,且不適症狀得到緩解。

蟹足腫不只影響外觀 癢和疼痛都是症狀
安南醫院皮膚科主任羅子焜表示,蟹足腫是一種異常的疤痕組織,通常會在皮膚受傷或外傷後形成。另外,蟹足腫不像正常疤痕會變平且隨時間消失,反而增厚呈突起貌,甚至會繼續擴大到原傷口以外的區域,除影響外觀,還可能引起不適、癢和疼痛。

這些原因都可能形成 遺傳更容易生成
蟹足腫可以在身體的任何部位形成,但最常見於胸部、肩膀、耳垂和背部等處。羅子焜主任說明,蟹足腫可能生成於任何皮膚傷口,包括割傷、燒傷、手術切口、疫苗接種,甚至是痤瘡,起因於身體的自然癒合過程過度反應,意即產生了過量的膠原蛋白,促進瘢痕組織增生和突起,因而形成蟹足腫;尤其有些患者比一般人更容易形成蟹足腫,與「遺傳」可能脫不了關係。

治療蟹足腫 常見5種方式
羅子焜主任提到,蟹足腫的治療相當具挑戰性,因為用一般的疤痕治療方法(如局部塗抹藥膏和矽膠片)往往成效不佳,但選擇切除手術仍有復發的風險。他建議,除非曾採用其他治療方式仍效果不彰,再考慮採用手術切除,而且還需合併其他治療方法,才能有效減少風險。

羅子焜主任分享,其他治療則可考慮以下5種方法:

一、類固醇注射:又稱除(消)疤針,可謂治療蟹足腫的首選,直接注射於病灶中,便能減少炎症和收縮疤痕組織,但可能需要多次注射,持續幾週或數個月。

二、冷凍療法:使用液態氮冷凍蟹足腫,可以幫助減少蟹足腫的大小,但也可能導致皮膚色素的脫失或沉澱。

三、雷射療法:使用飛梭雷射分解過多的膠原蛋白,以減小瘢痕的大小,可能需要持續數個月的多次療程。

四、光動力治療:塗抹光感藥物於病灶,並照射特殊波長光線,同樣也需要多次療程。

五、放射線治療:使用放射線照射蟹足腫,這種治療通常保留給蟹足腫較大、或其他治療方法成效不佳的患者,亦可採用切除手術合併放射線治療。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7-19 07:51 , Processed in 0.17113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