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141|回復: 0

[生活健康] 睡好關鍵在「它」!睡前1小時:3C門縫窗簾這樣做助好眠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23-7-4 18:05:3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因為有關褪黑激素分泌,會影響生理時鐘及睡眠品質,想要營造良好的睡眠環境,就不能忽略光線這項因素。儘管大部分的人都知道,必須要在夠暗的情況下才會睡得好,但不少人或許會忽略一些微弱的光源對睡眠品質的傷害。除了提醒民眾應該要避免在睡前滑手機,韓國睡眠專門醫師申元哲(신원철,音譯)也整理了幾大重點,希望幫助民眾營造良好的睡眠環境,避免失眠或睡眠問題出現。
運彩單場
「不論睡眠或是起床,都與人的生理時鐘有關。」申醫師解釋,生理時鐘會受到包含光線、動作、壓力、緊張與否等因素影響,其中光線會影響人體分泌褪黑激素,後者則是開啟人類睡眠開關的重要關鍵。

正常來說,當夜晚來臨,眼睛接收到的光線就會變少,連帶刺激腦部的「松果體」分泌褪黑激素,並讓人開始感覺到昏昏欲睡。正常而言,褪黑激素的分泌會在一整天呈現週期性變化,通常會在半夜2~3點達到最高值,直到天亮後的光線抑制其分泌,並在夜晚來臨後開始新的循環。

然而,不只是陽光,一般生活中的光線也會影響褪黑激素分泌,尤其是夜晚開燈工作,或者是接觸燈光,都會導致褪黑激素分泌受到抑制,連帶打亂整體的生理時鐘、影響睡眠,尤其是長期值夜班或輪班的民眾,更容易出現睡眠問題;至於一般民眾,則可能因為科技產品的使用,導致睡眠品質下降。因此,想要改善睡眠品質,就需要從打造「昏暗」的睡眠環境著手。

減少對睡眠的影響 睡前用手機應調「夜間模式」

既然光線是影響褪黑激素與睡眠的主因,睡前至少一小時開始,就應少碰手機、電腦、平板等,尤其是這些電子用品會發出藍光,「就算暴露時間的很短,腦部也可能會以為是已經天亮、必須要醒來了。」而具有發光功能的手錶、時鐘,甚至是冷氣機的顯示器,也會建議遮起來,避免影響睡眠。

對於可能需要用電腦、手機作業到很晚的民眾,申醫師也建議可以使用夜間模式或抗藍光模式:「但就算是這種模式,也不是完全沒有藍光,所以還是要盡量減少使用的時間。」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7-19 03:44 , Processed in 0.17076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