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115|回復: 0

[保健資訊] 「大雞慢啼」還是「語言發展遲緩」? 專業判斷避免錯失語言黃金期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23-8-6 06:00:5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冠廷報導


現在的早期療育於國際間的風潮,已非傳統單向的醫病關係,而是逐漸「以家庭為中心」、「以作息為本位」,也就是說治療不再侷限於醫療院所,而是希望逐步落實於家庭中,協助家長面對並引導孩子。

大雄已經3歲還不會講話、眼神也不看人;靜香滿5歲了,但走路常常跌倒、跳的姿勢也很奇怪;哆啦A夢的筆總是握不好,寫出來的字歪七扭八,甚至沒寫幾個字就抱怨手痠。安南醫院復健科醫師林芳嫻分享,家長們碰到孩子出現上述化名問題時,往往難以辨別孩子是屬於「大雞慢啼」,還是應該立即調整,避免輸在起跑點。

聯合評估集結專業 復健科協助早療
林芳嫻醫師說明,孩子的成長是一個連續的過程,中間可能碰到各種狀況,除了最常見的語言發展遲緩之外,粗大動作�協調性、精細動作�感覺統合、生活自理、社會情緒�人際互動�認知等問題也相當常見。此時,需要一把客觀的量尺,來評估孩子的狀況,這便是「兒童發展聯合評估中心」的功能所在。

林芳嫻醫師強調,現在的早期療育於國際間的風潮,已非傳統單向的醫病關係,而是逐漸「以家庭為中心」、「以作息為本位」,也就是說治療不再侷限於醫療院所,而是希望逐步落實於家庭中,協助家長面對並引導孩子。

家長透過4招 訓練口語表達
以最常見的語言發展遲緩為例,復健科語言治療師楊心驊分享4招創造「溝通動機」的方法,家長可於日常藉此訓練兒童口語表達:

一、吊胃口:在孩子面前玩其喜歡玩的玩具、或吃其喜歡吃的食物,並提供「我要」的手勢或口語示範讓孩子模仿,進而學會自己表達需求;

二、假裝忘記:不主動提供孩子常規使用物品,讓其提出需求反應。例如用餐時假裝忘記給予孩子常用的餐具,引導孩子主動說出餐具名稱;

三、請求幫忙:將孩子需求的物品,放在孩子看得到卻拿不到地方,或者規劃現有能力無法完成的任務,誘發其學習表達「請幫忙」的溝通技能;

四、慢慢給:對於孩子喜愛或需求的物品,不要一次性地給予。例如在孩子逐步完成積木、拼圖時,不主動給予下一塊零件,讓孩子主動表達出「還要」。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7-18 23:41 , Processed in 0.10383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