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120|回復: 0

[保健資訊] 糖尿病也是失智症危險因子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23-10-21 10:58:2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糖尿病也是失智症危險因子

成大醫院神經部、失智症中心醫師洪煒斌指出,糖尿病也是失智症的危險因子,不論阿茲海默症、血管型失智症,糖尿病個案的失智症罹病比率都會上升。根據動物實驗證實,罹患糖尿病的老鼠的大腦會因腦細胞對胰島素產生抗性,接著導致高胰島素血症,加速類澱粉蛋白的累積,而類澱粉蛋白累積在腦神經細胞,會加速細胞的死亡,產生失智症狀。

洪煒斌醫師舉例說明,罹患糖尿病5年的75歲張先生,認為自己身體尚稱健壯,對於疾病並未積極控制,飲食也不忌口。後來家屬發現他的認知功能減退、記憶力變差,時常才剛提醒的事卻無法記得,反應速度也遲緩,走路有跌倒風險。

經檢查發現肢體有色素沉澱,四肢肌腱反射下降,步態不穩;腦力測驗在短期記憶、專注力、抽象思考、語言流暢程度等,皆比同齡人不佳;抽血發現糖化血色素竟有10%;頭部造影顯示除了大腦腦迴與海馬迴萎縮外,還有明顯的深層白質病變,診斷為失智症。

除了開始控制張老先生的糖尿病外,並以藥物治療與非藥物介入失智症;但認知功能與步態雖有部分改善,洪煒斌醫師也表示始終未能恢復至病前狀態。

根據2019年台灣糖尿病年鑑,每年新發生的糖尿病個案數約16萬人,絕大多數是第2型糖尿病。2022年衛生福利部公布全國十大死因,糖尿病居第六位,死亡人數為12,289人,死亡率為7.3%。

糖尿病會增加心血管疾病、腦中風的機率,破壞腦部血管障壁,導致神經細胞受損;胰島素阻抗性太高也會讓體內有太多胰島素,使體內的化學物質容易失衡,血糖太高更會引發發炎反應;有糖尿病的個案腦部海馬迴較小,而海馬迴與短期記憶有關。這些因素都會減緩大腦對血糖的代謝,造成類澱粉蛋白沉積於大腦的神經細胞,進而使得神經細胞死亡,導致認知功能退化,產生後續失智症狀。良好的血糖控制可以幫助減緩腦部退化,甚至改善認知功能。

洪煒斌醫師特別提醒,預防失智症,除了多身體運動、多動頭腦、多社交互動,若有糖尿病,必須早期積極控制,讓血糖維持穩定減少波動,不僅能減少日後大小血管的併發症,也能降低罹患失智症的機會。

台灣新生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7-14 19:31 , Processed in 0.12382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