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68|回復: 0

[保健資訊] 攝護腺癌手術憂副作用? 「1新治療選擇」減少後遺症機率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24-8-16 05:07:0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冠廷報導


蔡曜州主任提醒,有家族史之40歲以上者,以及無家族史之50歲以上者,每年應接受攝護腺特異抗原指標檢查,以達到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的目標。

80歲的林爺爺因為排尿功能障礙,在他院檢查發現攝護腺癌指數(PSA)為7ng/ml,高於正常指數4 ng/ml,來到台北慈濟醫院泌尿科門診。經抽血、核磁造影及攝護腺切片檢查,診斷為早期攝護腺癌。

早期症狀與攝護腺肥大相似 常在中後期才確診
根據統計,攝護腺癌經手術治療後,平均有二至三成的病人在術後一個月會有尿失禁的症狀;六至七成則會因術中神經傷害而出現性功能障礙。蔡曜州主任說明,攝護腺癌發生率在台灣男性排名為第六位,死亡率則占第五位,早期症狀與攝護腺肥大相似,因此容易至中、後期才被診斷。

而攝護腺癌通常好發於60歲以上男性,在臨床經常會遇到病人因擔心高齡、術後排尿問題及性功能障礙而對手術治療有疑慮。

攝護腺癌治療選擇多 達文西手術為主流
攝護腺癌指數是臨床診斷分期的標準,治療上有手術治療、放射線治療、化學治療及賀爾蒙療法等方式,以手術來說,有傳統開腹手術、腹腔鏡手術、達文西手術等選擇,現今則有海福刀微創治療的新選項。

蔡曜州主任表示,傳統開腹手術不僅傷口大更容易有併發症,早已不是治療首選,腹腔鏡手術雖然傷口小、恢復快,但因視野受限而使執行難度較高,因此目前醫界多以視野清晰、操作靈活的達文西手術為主流。達文西手術適用於大多數患者,能夠完整處理嚴重或淋巴結轉移的病灶,手術後遺症發生的機率也比前兩者低。

但若病人在癌症早期即被診斷,且醫師評估腫瘤範圍小、惡性度低,則可考慮使用海福刀進行治療。

定期接受攝護腺特異抗原指標檢查 對症下藥防憾事
面對男性癌症殺手,蔡曜州主任提醒,有家族史之40歲以上者,以及無家族史之50歲以上者,每年應接受攝護腺特異抗原指標檢查,以達到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的目標。此外,每位病人適用的治療方式不盡相同,建議與專業醫師討論最合適的治療方案。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8-3 00:27 , Processed in 0.25085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