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66|回復: 0

[保健資訊] 夏天運動水分補充怎麼做才正確? 切記「補水3適」遠離熱傷害!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24-8-25 03:26:5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儀文報導


不論是室內或室外運動,都有可能因為悶熱環境或水分補充不足而有熱傷害的發生,應記得「補水3適」。

夏日高溫屢創新高,一不注意很容易因為炎熱天氣產生不適、造成熱傷害的發生。尤其近年來運動風氣盛行,在運動、健身的時候若未適時補充水分,熱傷害風險會因此增加。

國健署表示,不論是室內運動(如:有氧舞蹈、瑜珈等)或是室外的健走、慢跑、騎腳踏車及長達數小時的耐力運動(如:馬拉松、鐵人三項等),都有可能因為悶熱環境或水分補充不足,而有熱傷害的發生,民眾應記得「補水3適」避免身體陷入缺水危機。

8月熱傷害就診已破3百人次 高危險群應特別留意
在高溫炎熱的環境下,若汗水排不出體外、水分攝取不夠等,可能會讓體感溫度漸漸升高,導致熱傷害。根據衛福部統計,今(2024)年8月截至8月14日,熱傷害就診人次總計已有373人次。

尤其嬰幼童、65歲以上長者、慢性病患者、戶外工作者、運動員、體重過重者等熱傷害6大高風險族群更要留心。除了要避免陽光曝曬、保持環境涼爽通風外,水分補充也很重要。

運動健身注意氣溫、身體狀況 遵守「3適」補水原則
特別是運動、健身的時候,千萬要注意氣溫變化並關注自己的身體狀況,適時適當補充水分,國健署署長吳昭軍提供以下「補水3適」,希望民眾維持身體健康的同時,也能笑喝喝:

適時:
戶外活動前1小時開始喝水,並分兩階段補充水分;儘量在活動中每15分鐘喝水。

適度:
根據天氣、活動量及流汗量,適度補充水分,不要等到口渴才喝水,因為口渴時代表身體早已處於缺水狀態;若活動超過1小時或補水量超過1000毫升,則需補充含低濃度碳水化合物及電解質的運動飲料,避免飲用含高糖分、咖啡因或酒精成分的飲料。

適量:
每小時最大飲水量勿超過1500毫升,短時間內攝取過多水分可能會水中毒。活動前1小時應適量慢慢喝下400-600毫升的水;活動中建議每15分鐘飲水200-300毫升。

若運動後體重減輕,減輕的體重其實就代表缺水量,應逐步補足身體流失的水分,同時觀察尿液顏色,如果為深黃色代表身體仍處於缺水狀態,需再補充飲水。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8-3 03:19 , Processed in 0.11071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