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表於 2009-12-26 16:19:06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同盟楊威利 於 2009-12-26 14:52 發表 
到了台灣東西都變濫了
完全不會匿蹤...........
拉法葉的耐波度不好....所以以前 原本 支援澎湖 後來因為在風季 海巷不佳完全無法服勤
所以永遠都是成功級在跑任務
還有速度也是糟....記得好像 最快26節.... ...
這裡要在說明一下, 目前全球已投入量產服役或設計中的船艦(包括瑞典最新的維士比級護衛艦, 和美軍計畫中的火力艦), 沒有任何一級有達到RCS完全匿蹤的水準. 不是目前科技作不到, 而是作出RCS完全匿蹤的艦艇根本無法投入實戰, 所以作出來的意義不大. 只要能縮小RCS值減少雷達反射波, 就已經達到原本的作戰需求了.
 
維士比級護衛艦的首艘艦維士比號(左圖)和計畫建造的火力艦想像圖(右圖)
康定級的耐波性的確比成功級略微遜色, 但也沒差到那裡去. 康定級原本就是拉法葉級的反潛型, 在我國海軍定位為反潛專用艦, 台灣海峽的平均深度只有約200公尺, 本來就不適合潛艦和反潛艦活動的舞台, 所以康定級多半和諾克斯級搭配, 在平均深度比較深的東部海域執勤.
任何武器載台並不是一昧追求高速度, 要視其主要任務需求而定. 反潛艦的首要任務就是搜尋潛艦, 為了避免自身船艦在海面高速行駛所帶來的波浪雜音, 執勤時多半只會以慢速前進. 柴油引擎雖然極速比較差, 但自身噪音比較小, 用來作為反潛艦的主要動力來源是合理的配置. 也由於柴油引擎的省油特性, 所以康定級的最大航程達7000海浬, 相較之下成功級的最大航程(4500海浬)就顯得遜色多了. 最大航程比較遠, 也代表船艦對油料補給的需求比較低, 除了戰時可減少補給次數, 在服役期間的整個壽命週期, 操作成本就可以省下不少開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