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192|回復: 0

[認識疾病] 學生解便頻繁 腸躁症惹禍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6-8-27 20:56:0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學生解便頻繁 腸躁症惹禍

一名高中生面臨升學壓力,吃飽就腹痛,每天上廁所很多次,還是覺得解便不乾淨,檢查後確認是大腸激躁症。

除這名學生外,另名廿八歲李姓女上班族,個性要求完美,工作壓力大,生活作息不規律,飲食喝水也不正常,結果也是大腸激躁症上身。

台南市立安南醫院消化內科醫師施長碧指出,大腸激躁症是腸胃比較敏感的慢性疾病,腸子蠕動收縮異常,不只大腸出毛病,胃和小腸也會有一些症狀,產生腹絞痛、拉肚子、便秘及脹氣等,常見於焦慮症及憂鬱症患者。

大腸激躁症已成常見的文明病,病因及致病機轉主要是長期累積的飲食、作息、生理心理因素、憂鬱、焦慮、生活壓力不正常等,造成自律神經功能失調,使胃腸蠕動不正常而引起的。

大腸激躁症不會致命,但需要長期觀察治療,一生中可能會出現數次。統計顯示,目前台灣每十名成人就有一人是大腸激躁症患者,以年輕人最多,中年人次之,五十歲以上較少見,女性患者約是男性的三倍至四倍,有些女性發生在月經期間或月經快來之前。

大腸激躁症可分為腹瀉型、便秘型、腹痛型及混合型,常見臨床症狀包括腹部絞痛、脹氣;排便次數一天多於三次或一週少於三次;糞便外觀呈「羊糞狀」硬塊或稀軟便,嚴重時是水便且有黏液;腹瀉、便秘,或腹瀉與便秘交互出現;殘便感;排便急迫感;不舒服只發生在白天,夜晚及睡眠時較不會;體重不會減輕,也不會有嚴重併發症。

施長碧表示,大腸激躁症除施以藥物治療外,病人也要避免過敏性、刺激性與辛辣性食物、遠離菸、酒、咖啡因飲料,攝取定量低脂、少糖、少鹽及適度蛋白質、高纖維性食物。

另外,病人要多運動,放鬆心情,強化腸胃機能,太極拳、瑜伽、旅遊都是不錯的選擇;且要做好情緒管理及紓解壓力,待人處事應盡量勿吹毛求疵,得失心不要太重,隨遇而安,腸胃才不會承受太多壓力。       

台灣新生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5-5 05:51 , Processed in 0.08071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