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209|回復: 0

[保健資訊] 腸胃炎患重壓合谷穴 助止痛解痙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7-3-5 10:44:3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腸胃炎患重壓合谷穴 助止痛解痙

小朋友生病時常見肚子痛,腸胃炎就是病因之一。中醫師呂庶熙表示,中醫認為,幼兒腸胃炎主要是飲食所傷,多半是不潔食物所引起,通常在用餐後四至六小時發作,類似腹痛、泄瀉、痢疾等中醫病名,建議腸胃炎患者可以重壓合谷穴,有助於止痛解痙。

合谷穴就在食指與拇指間,俗稱虎口處的地方。呂醫師指出,腸胃炎初期症狀是腹部陣陣絞痛,接下來開始發生連續嘔吐、拉肚子,每次症狀發作之後腹部絞痛可能稍微舒緩,但是大約半小時又開始腹痛、上吐、下瀉,通常經過一段時間休息後身體就慢慢恢復。

呂醫師指出,中醫治療主要以內服藥物為主,腸胃炎急性期造成上吐下瀉等症狀劇烈發作,常用葛根芩連湯、藿香正氣散、胃苓湯等方劑,這些處方中,現代藥理研究發現,黃連、黃芩、黃柏、藿香、蒼朮等藥物皆有止吐或抗菌等效果。

患者沒有脫水或電解質失衡,中醫不傾向給予止瀉劑,必要時甚至還會給予緩瀉劑或催吐劑,這麼做的目的是因為病患體內急欲排出誤食的有毒食物,所以才會出現腹瀉症狀,這時可以視情況使用藥物加速排出毒性物質。

腸胃炎症狀稍微緩和之後,還可以搭配香砂平胃散、參苓白朮散、保和丸、安中散等中藥方劑,以便加速腸粘膜再生,調節腸胃蠕動,進而達到健胃整腸的效果。上吐下瀉造成脫水或電解質失衡時,適度補充水份或稀釋運動飲料。       

台灣新生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5-9 20:57 , Processed in 0.09768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