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250|回復: 0

[稗官野史] 探秘北京直立人曾與碩鬣狗搶屍體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7-6-2 19:22:2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北京人」遺址位於北京周口店附近的龍骨山是一個幾十萬年間被沈積物逐步填滿的大洞穴。從1927年到1937年這裏共出土了5個頭蓋骨、多塊頭骨破片、14塊下頜骨、100多顆牙齒以及少量破碎的其他骨骼。不幸的是這些化石絕大部分在二戰中失蹤。研究者們很早就注意到,「北京人」的頭骨化石遠遠多於肢體骨骼,頭骨上還帶有可疑的破缺和傷痕。龍骨山發掘第二任主持者、德國人類學家魏敦瑞以及法國學者步日耶認為,這意味著「北京人」當年可能存在食人之風。食人者將後頸和面部的骨頭打碎,挖出腦子吃掉再割下身體其餘部分的肉。
  當時人們已在歐洲的另一種史前人類尼安德特人的化石上以及新幾內亞食人土著當中發現了類似現象,魏敦瑞提出「北京人」同類相食也以此為依據。但國內學界主流並不贊同這個觀點,他們認為頭骨上的殘缺、傷痕更可能來自鬣狗啃食。所幸當年魏敦瑞離開中國時,帶走了「北京人」化石的精密石膏模型,解放後國內也發掘出了少量頭骨碎片。在電鏡掃瞄下,一些化石確實顯示了石器切割的痕跡,說明北京直立人極可能存在同類相食。
  然而另一些化石的眉骨、頭頂等部位,卻顯示了鬣狗犬齒留下的咬痕,頭骨底部的孔洞則反映鬣狗前肢的傑作;人類石器的痕跡卻毫無蹤影。一段股骨上的表面損傷,也與現代斑鬣狗啃咬後吐出來的骨骼特徵吻合。最好不要想像當時的情景:鬣狗以前肢按住受害者,用強有力的大嘴啃掉整張臉,隨後掀開頭蓋骨,吞食顱腔裏鮮美多汁的大腦,再嚼碎四肢的骨頭… …
  今天非洲草原上的斑鬣狗,體型不輸於狼,強有力的大嘴可以咬開骨頭,成群結隊時就連獅子都要退避三舍。而幾十萬年前北京直立人面對的是更加可怕的對手中華碩鬣狗。中華碩鬣狗的身長接近2米,肩高1米左右,體重估計可達100多千克,與獅子一般大。龍骨山出土的碩鬣狗化石至少代表2000多個個體,顯示它們當年香火興旺。
  與斑鬣狗相比,碩鬣狗不僅個頭大出幾圈,而且身體結構顯示了更強的咬力。它們的上下頜咬合時如同一把大鉗子,可以輕而易舉地咬碎骨頭、吞食骨髓。「形態結構分析顯示,碩鬣狗應當比今天的斑鬣狗更近於腐食習性。」曾多次參與龍骨山化石研究的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劉金毅研究員介紹說。
  斑鬣狗經過人們的多年研究如今已經「平反」,動物紀錄片中經常可以看到鬣狗群捕殺斑馬、野牛的場面,而不是整日撿拾獅子的殘羹剩飯。但碩鬣狗身軀太笨重,不適合快速奔跑,因此很可能就是以食腐為主業的當時的北京地區有豐富的周口店犀、三門馬、大角鹿等大型草食動物,而虎、豹、巨頦虎等其他猛獸在碩鬣狗面前體型並不佔優。
  研究者推測,「身大力不虧」的碩鬣狗憑借個子大、數量多的優勢,在原野上橫行霸道,從其他猛獸口中搶奪獵物,扮演強盜和清道夫的雙重角色。由於腿短不便長途跋涉,它們可能會跟著禿鷲等食腐鳥類或者利用出色的嗅覺和聽覺找到屍體。另外對史前非洲的碩鬣狗化石分析顯示,它們喜歡啃咬獵物四肢的骨頭,吞食裏面豐富的骨髓。這或許也能解釋北京直立人的肢骨化石為何這麼少。
  在非洲和歐洲,古生物學家發現了碩鬣狗與大量其他動物骨骼混在一起的大化石堆,可能是它們的巢穴。那麼曾被視為「北京人」居所的猿人洞,會不會也是碩鬣狗的巢穴呢?吃腐肉的碩鬣狗會捕殺史前人類嗎?「在碩鬣狗眼裏,北京直立人其實更是一個競爭者,而不是獵物。」劉金毅表示。其實「北京人」的生活並非像以往認為的那樣,每天采採野果打打獵,做做石器烤烤火。他們愛吃肉,不過打獵的本事很稀鬆,主要靠搶奪、撿拾屍體跟碩鬣狗是同行。
  與現代人相比,直立人的個子要矮一些,強壯一些,大腦容量只有950~1200毫升,喉嚨構造更接近猿類,控制舌頭和胸肌的神經也比我們少很多。這意味著直立人很可能四肢發達,頭腦簡單也不會說話,另外他們的石器技術也很原始。龍骨山的許多動物屍骨上既有猛獸的牙印又有石器的切削痕跡,而且總位於牙印之上。這證明直立人的肉食來源主要來自巧取豪奪而不是自己捕殺。
  如果是從猛獸口中硬搶,直立人有什麼資本呢?對龍骨山遺址的重新分析表明,他們確實會用火,但沒有以往想像的頻繁和熟練。因此北京直立人當年面對猛獸時或許主要還靠靈長類的「傳統戰術」:聚眾圍觀,大吵大叫,投石塊,扔樹枝,威嚇並驅趕對方。勢單力孤的虎豹要是碰上這樣一群瘟神,估計多半只有自認倒黴丟下獵物跑路。
  那麼又大型、又群居的碩鬣狗呢?劉金毅認為,同為高度社會性的群居肉食者,直立人與碩鬣狗應該會有意避免相互捕獵,衝突的結果可能會兩敗俱傷。至於龍骨山洞穴,研究表明可能是由直立人、碩鬣狗以及其他食肉動物輪流坐莊。直立人有時在火把、石器的幫助下把鬣狗趕走,搶奪鬣狗的獵物,但風險很高,有些人可能反成了鬣狗的口中食。月黑風高的夜晚更是鬣狗逆襲的好時機。
  化石顯示直立人最早出現在近200萬年前的非洲,此後逐步往亞洲擴散,一路進入中國和東南亞。近年來有研究將北京直立人的歷史前推到了77萬年前的寒冷時期,不過這一結果尚未獲得公認。碩鬣狗的家譜比直立人還要悠久,在大約300萬年前就已出現在地球上。到80萬年前,歐洲和非洲的碩鬣狗已趨於滅絕,但它們對中國華北的寒冷氣候似乎還挺適應,又多撐了一些時間。然而在龍骨山年代較晚的地層中就找不到碩鬣狗的化石了。
  前面說過直立人遠不是「見佛殺佛,見鬼殺鬼」的超級獵手,他們能把兇猛的碩鬣狗逼上絕路嗎?劉金毅表示,在進化歷程中,直立人的大腦逐漸變大,打造石器和用火也愈加熟練,在與碩鬣狗的競爭中會逐步顯示出優勢。「但除了直立人的競爭,導致碩鬣狗滅絕的還有另兩個不能忽視的因素。」從77萬年前到40~50萬年前,華北地區的氣候發生了多次較大變化,食草動物的數量、種類發生了較大波動。以捕食大型獸類為主的劍齒虎類也走向滅絕,使碩鬣狗失去了重要的「搶劫對像」和腐食來源。與此同時鬣狗同門中還冒出了一個後起之秀與今天很相似的斑鬣狗類。它們的體型比碩鬣狗小,但更靈活,擅長積極捕食或許正是它們逐步將碩鬣狗排擠到無路可走。
  然而北京直立人也沒笑到最後。他們的蹤跡最終在龍骨山消失,或許他們最終難抗華北的嚴寒,而退縮到了溫暖的中國南方,直到被再次從非洲走出的更聰明、更適應環境的人類物種所替代。歷經100多萬年從溫熱的非洲老家一路跋涉到冷暖無常、充滿挑戰的東北亞,直立人與碩鬣狗之間不知曾發生過多少故事,化石能告訴我們的只是一小部分。畢竟在彼時彼地生存並不容易。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7-28 18:31 , Processed in 0.09802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