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167|回復: 0

[稗官野史] 歷朝歷代的帝王龍袍﹐究竟隱藏著哪些秘密?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9-6-1 11:08:3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南京農民油菜地種出霸氣龍袍」的消息﹐早已在坊間熱議。古代的大臣們每天上朝時必須身穿朝服﹐這一點皇帝也不例外﹐皇帝的朝服就是我們所說的龍袍。
  早在先秦時期﹐各國君主就已經擁有了象徵一國最高統治者的獨一無二的袍服。我們今天在電視劇上看到的各種皇帝穿得基本都是黃色的龍袍﹐其實並非如此。一開始中國古代帝王龍袍並不是黃色的﹐歷朝歷代皇帝龍袍的色彩也不盡相同。
  根據《禮記》的記載﹐周朝時「天子著青衣」﹐到了春秋戰國時期﹐各國君主的袍服就跟貨幣一樣五花八門。秦始皇統一全國後﹐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皇帝﹐他不僅給自己選用了黑色作為「龍袍」的基本色調﹐而且整個秦朝衣服旄旌節旗皆尚黑。可以想像得出﹐當時的秦朝完全是一片「黑色的海洋」!
  秦始皇死後﹐秦朝很快就滅亡了。然而﹐皇帝服黑色袍服的傳統卻並沒有因為改朝換代而終結。劉邦建立西漢王朝後﹐西漢皇帝的龍袍依然沿襲了秦朝龍袍的色調﹐服黑色。這一制度﹐直到漢文帝劉恆時才發生改變。西漢到了漢文帝時期﹐「龍袍」的顏色開始發生了變化﹐漢文帝劉恆棄用黑色﹐改服黃色﹐漢文帝也成為了中國歷史上有史可考的第一位身穿黃色「龍袍」的皇帝﹐但皇帝服黃色龍袍並沒有因為漢文帝而真正流行開來。
  漢朝滅亡後﹐西晉最終取得了統一。晉朝的司馬氏政權的統治者們在皇帝龍袍的問題上﹐既不效仿秦朝﹐也不遵從漢朝﹐而是「以赤色為貴」﹐所以晉代的龍袍採用的都是大紅色。
  西晉滅亡後﹐經歷了東晉南北朝數百年的戰亂﹐最終隋朝統一了中國。也就是從隋唐開始﹐人們才崇尚「以黃為貴」﹐開始真正流行黃色的「龍袍」﹐當時隋文帝穿的龍袍就是杏黃色的。隋文帝是一位十分開明的帝王﹐當時的隋朝不僅皇帝可以穿杏黃色﹐老百姓也可以穿﹐在這一點上﹐作為隋文帝「連襟」的唐高祖就沒那麼大的胸懷了。
  唐承隋制﹐李淵建唐後﹐皇帝也穿黃色的袍衫﹐但是李淵覺得皇帝穿也就算了﹐一般的小老百姓也穿﹐無法顯示皇家的威嚴﹐於是下詔「禁士庶不得以赤黃為衣服」。從此以後﹐歷朝歷代幾乎都有類似的規定﹐老百姓的日常穿衣基本上就告別黃色了。從此以後﹐黃色一直作為最高貴的顏色﹐為歷朝歷代的皇家所專享。
  我們都聽過「黃袍加身」的故事﹔五代十國時期﹐趙匡胤在陳橋兵變﹐部下給他披上黃袍﹐擁立他為天子。從趙匡胤「黃袍加身」的故事﹐可以看出當時黃色的「龍袍」已經成為了皇權的象徵。不過﹐除了宋太祖之外﹐趙匡胤之後的很多皇帝穿的龍袍都是紅色的﹐這一點我們從流傳下來的宋徽宗和宋高宗的畫像就可以得知。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變化呢?古代皇家講究五行承運的學說﹐宋朝是火德﹐火對應的顏色為赤色﹐因此宋朝皇帝的龍袍一般用紅色。
  實際上﹐最早服紅色龍袍的皇帝﹐還要追溯到漢文帝。我們前面說過﹐漢文帝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穿黃色龍袍的皇帝。不僅如此﹐他還是最早穿紅色龍袍的皇帝。此後晉朝、宋朝的皇帝均服紅色龍袍。
  不僅如此﹐明朝人也酷愛紅色﹐明朝崇尚火德﹐火就是紅色﹐而且明朝的皇帝姓朱﹐朱也是紅的意思﹐所以明朝就以紅色為正色。實際上﹐明朝的皇帝不像電影裡那樣總是穿著明黃色的龍袍﹐明朝的龍袍有素色(白色)、玄色(黑色)、黃色、赤色等﹐是以五行代表色為基準的﹐這四種顏色的龍袍都是正式的龍袍﹐皇帝上朝時都可以穿。
  到了清朝﹐皇帝的龍袍開始以明黃色為主﹐也可用金黃、杏黃等色。由於歷史因素﹐目前存世的龍袍﹐以清代龍袍居多。清代宮廷服裝是中國頂尖的織工藝人設計、製作的﹐不僅運用了金銀線﹐還把孔雀羽毛與絲線織在一起﹐做工、顏色搭配無可挑剔。
  通常情況下﹐一件龍袍的製作需要三四個人同時進行﹐而且至少需要一兩年時間才能完成。目前國內最大的龍袍收藏單位是北京故宮﹐有2萬餘件皇家袍服。民間收藏的龍袍本身體量就很少﹐因此在拍賣場上往往屢創新高!2006年﹐一件罕見的乾隆鑲珠龍袍﹐在香港蘇富比曾以1468萬元成交﹐成為當時清朝織繡拍賣紀錄。2008年﹐一件缺少馬蹄袖、袖子和雲領的清代雍正龍袍在嘉德也曾以69萬元成交!
  即使是這樣的成交價格﹐在業內人士看來﹐依然不算高。與傳統的瓷器、書畫作品相比較﹐龍袍是最能夠代表皇帝的近身物品﹐它不僅製作時間長﹐而且工藝精湛﹐幾乎瀕臨失傳﹐這些都是陶瓷和書畫所不具備的優勢。與動輒拍出數千萬乃至上億的瓷器相比﹐以龍袍為代表的宮廷服飾的市場價格仍處於低位。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7-21 02:19 , Processed in 0.09583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