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124|回復: 0

[保健資訊] 中藥+針灸 改善火燒心症狀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20-9-8 08:56:2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中藥+針灸 改善火燒心症狀

胃食道逆流不是大病,但卻常造成生活不舒適,衛福部新營醫院中醫科陳建閔醫師表示,胃食道逆流根據其臨床表現,可歸納為中醫的吞酸、反胃、呃逆、胸痺、梅核氣、噎膈、胃脘痛、痞滿等範疇,可配合症狀輔助用藥或搭配針灸選穴治療,也建議有胃食道逆流者,平日可多按壓手腕內側橫三指寬往上約二吋、在兩筋之間的內關穴卅秒,有助於消除脹氣及緩解不適症狀。

一名四十九歲婦女喜歡喝含糖飲料,常有胃悶痛、胃脹氣、胸悶及排便不暢症狀,近日因壓力大,泛酸、胃嘈雜情形明顯,尤其是吃甜食、喝咖啡或茶葉或吃辣後,整天都覺得不舒服,至新營醫院中醫科診斷為胃食道逆流,經科學中藥治療,十天後回診症狀減輕且胃痛頻率減少,持續接受治療中。

陳建閔中醫師表示,胃食道逆流疾病是一種臨床常見的慢性消化系統疾病,是胃、十二指腸內容物反流入胃、食道導致的疾患。發病機制包括食道下段括約肌功能失調、胃排空延遲、胃酸及胃蛋白等對食道黏膜的損害、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社會心理因素等,好發於中壯年,男性罹病風險為女性的二點六倍,近八成患者為卅至五十九歲之間、有菸酒習慣及BMI廿四的肥胖者。

陳建閔中醫師指出,胃食道逆流臨床表現多樣化,包括泛酸、胸骨下燒灼感、胸痛、頭暈、哮喘、咽喉異物感、慢性咽炎、咳嗽、吞嚥困難、上腹痛、腹脹等不同症狀,不當飲食與生活習慣、過量食用刺激性食物、抽菸、肥胖者及不愛運動者較易發生。

陳建閔中醫師表示,該病的病位在食管與胃,與肝膽脾肺關係密切,病機概括為肝膽師於疏泄、胃失和降、胃氣上逆,治療原則為「和胃降逆」,可根據胃氣不和、肝胃鬱熱、飲食積滯、脾虛寒濕內阻等分證治療,配合可制酸的烏貝散、可保護胃黏膜的白芨、有助止血的三七等輔助用藥,亦可搭配針灸選穴治療(體針療法常用穴位:足三里、內關、中脘、上脘、下脘等),皆有不錯療效,也提醒民眾可從日常生活飲食調養、避免緊密貼身的衣物在腰部、飯後不馬上躺下及保持心情的舒暢,以利疾病早日康復。

台灣新生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7-5 04:11 , Processed in 0.16791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