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135|回復: 0

[保健資訊] 2歲童開放性動脈導管 4大症狀最容易被察覺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20-10-3 01:42:0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兒童先天性心臟病初期症狀不明顯,因此若孩童出現心跳快、呼吸喘費力、餵食困難易疲倦、易盜汗等症狀時,甚至兒科醫師聽診發現有心雜音時,就應盡快接受進一步確診。

一名2歲多周小妹妹,出生後就被發現有開放性動脈導管,經兩年持續追蹤,雖無立即危險,但仍有導致持續肺動脈高血壓及心臟衰竭的風險,因此在醫師建議下採以兒童心導管術介入治療,經新北市立土城醫院先天性心臟病心導管介入醫療團隊執行,約一小時內順利完成動脈導管封堵治療,術後患者恢復良好。

兒童先天性心臟病初期症狀不明顯 出現這些症狀快就醫

兒童先天性心臟病初期症狀不明顯,因此若孩童出現心跳快、呼吸喘費力、餵食困難易疲倦、易盜汗等症狀時,甚至兒科醫師聽診發現有心雜音時,就應盡快接受進一步確診。土城醫院兒童心臟內科莊奇錫醫師指出,治療上,目前採以兒童心導管術介入治療為主要方法之一,包括房中膈缺損、心室中膈缺損、開放性動脈導管、肺動脈狹窄等常見的先天性心臟病,也都能藉由此治療方式達到治療目的。

胎兒呼吸急促且活動力差 恐是開放性動脈導管惹禍

開放性動脈導管是兒童常見的先天性心臟病,發生率約1/2000,佔所有兒童先天性心臟病的5至10%。林口長庚醫院兒童心臟內科鍾宏濤主任暨土城醫院主治醫師表示,動脈導管是一條胎兒期介於降主動脈和肺動脈間的血管,若出生2至4週後仍未關閉,也就是開放性動脈導管,胎兒會出現呼吸急促、餵食困難、活動力不佳等症狀,嚴重甚至持續肺動脈高血壓及心臟衰竭。

兒童心導管術介入治療 傷口小術後恢復快

兒童心導管術介入治療則是藉由心導管機,在X光透視下,利用導管來治療異常的心臟結構,比起傳統外科開心手術,不僅傷口小,也不需插管及全身麻醉,相對併發症少,術後恢復快。土城醫院兒童內科部陳力振主任強調,若孩童有心臟疾患,除了積極接受診斷、門診追蹤,也可藉由心導管術介入治療,還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7-5 01:16 , Processed in 0.12707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