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238|回復: 0

[飲食健康] 辨識雞肉絲菇 輕鬆上手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21-3-24 10:23:4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辨識雞肉絲菇 輕鬆上手

雞肉絲菇是與白蟻絕對共生的可食用菇菌,褐色菌傘中央尖硬突起,民眾常於野外採食,卻將毒菇榜首─綠褶菇(Chlorophyllum molybdites)與其混淆誤認,但比較二者形態特徵,綠褶菇白色菌傘平展,表面具有褐色鱗片,菌褶灰綠色,而雞肉絲菇則是觀似斗笠,菌褶白色,菌柄基部有假根延伸與地下白蟻巢上的菌圃(fungus comb)相連。

因此要如何正確辨識雞肉絲菇呢?簡易9字口訣「頭兒尖尖,腳踏白蟻窩!」,教你輕鬆辨別!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表示,雞肉絲菇又被稱為「雷公菇」或「雞樅菌」,是老一輩臺灣人夏秋季雨後鄉野間常採食的食用野菇。雞肉絲菇學術上的名稱為蟻巢菌,故名思義為白蟻栽培的食用菇菌,白蟻與雞肉絲菇二者間為絕對共生關係,親密如同農民與其所栽種的農作物間共生共榮。全世界只有大白蟻亞科(Macrotermitinae)的330種白蟻,會栽培雞肉絲菇,目前在臺灣僅發現1種白蟻,會栽培雞肉絲菇,即俗稱大水蟻的臺灣土白蟻(Odontotermes formosanus)。

雖然雞肉絲菇具可食用性,但特生中心還是特別呼籲,路邊野菇別亂採!以避免誤食毒菇。

若要確認是否為雞肉絲菇,則須把握辨識2大特徵,特徵1:褐色菌傘中央斗笠狀尖突,特徵2:延菌柄基部向地下挖,一定可挖到白蟻窩,再配合易記的「頭兒尖尖,腳踏白蟻窩!」9字口訣,讓你辨識雞肉絲菇輕鬆上手!

台灣新生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7-19 17:30 , Processed in 0.09849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