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115|回復: 0

[保健資訊] 如何減緩恐慌症發作頻率? 醫提「2招」降不適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22-7-20 02:35:1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


精神醫學所謂的恐慌或是恐慌發作(panic attack)指的是突然一股強烈的恐懼或強烈的不舒服,在幾分鐘之內達到高峰,並在這段時間內有的人可能會出現心跳加快或是心臟怦怦直跳

在疫情肆虐的時代,焦慮成為大家的共同經驗。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不放心、不確定、不安全的事物,就會緊張、不安和焦慮,嚴重時我們就會用「恐慌」來形容;在精神醫學上,也有恐慌相關的主題和診斷,那就是恐慌症(panic disorder)。

恐慌發作 常見症狀一次看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一般精神科主治醫師邱震寰說,精神醫學所謂的恐慌或是恐慌發作(panic attack)指的是突然一股強烈的恐懼或強烈的不舒服,在幾分鐘之內達到高峰,並在這段時間內有的人可能會出現心跳加快或是心臟怦怦直跳;有的人會流很多汗;有的人會發抖;有的人會呼吸很急或喘不過氣;胸悶噁心肚子不舒服;發寒或發熱;頭腦昏沉或快暈倒;覺得身體麻木,感覺異常;覺得失去真實感或失去自我感覺;覺得快要失去控制或快瘋了,甚至就快要死了等各種恐怖的經驗。

短時間內恐慌達最高峰 藥物協助可緩解
邱震寰主治醫師指出,最重要的判斷就是在很短時間內就到最高峰,而不是逐漸升高的狀況。這種恐慌發作,讓人非常害怕,因此大多數個案在恐慌發作時會到急診尋求幫忙,但到了急診之後,這些症狀有時會自己結束,有時醫師會使用藥物協助,但都不會持續太久就可以緩解。

藥物+認知行為治療 效果加乘
邱震寰主治醫師分享,恐慌症的治療重點,不僅是讓恐慌發作減少或消失,更重要的是要把奇特連結或禁忌破除掉,讓個案恢復對自己身體的信心。目前臨床上一些藥物可以有效降低焦慮,減少恐慌發作,發作次數少了,個案對發作的擔心當然也會減少。

然而,要徹底破除掉上述描述的錯誤連結與無謂恐懼,應該加入認知行為治療的概念,一方面解釋焦慮的身體現象和心理原理,一方面有系統性協助個案逐步面對害怕擔心的事物,達到破除錯誤連結的目的。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8-4 03:33 , Processed in 0.10664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