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163|回復: 0

[保健資訊] 低溫特報 高危險族群注意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22-12-1 09:27:3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低溫特報 高危險族群注意

根據中央氣象局氣象預報資料顯示,今年入冬以來就在本週首波冷空氣來臨,伴隨東北季風增強,除了水氣增多,最明顯就是氣溫下降。

面對氣溫突然下降,首當其衝的就是三高族、心血管疾病與年長者,因低溫及溫差過大都容易使得誘發急性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如心肌梗塞、腦中風。

北投健康管理醫院錢政平副院長指出事實上心肌梗塞及腦中風在一年當中、不分季節都有發生的可能,不過一到秋冬交替之際,因為氣溫的快速變化容易造成心血管收縮,引起血壓不穩,容易導致腦血管破裂引發中風,或誘發心絞痛、心肌梗塞等疾病,所以每年當時節走到秋冬交替與邁入寒冷冬季時,都會提醒民眾特別要當心血管的健康。

依據國民健康署運用九十四至一○四年三高調查檔資料,串接一○五至一○六年健保就醫資料,分析六五五八位個案發現,三高族群(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之個案後續發生心臟病的風險分別是一般人的一•七八倍、一•四七倍及一•四三倍。

除了三高族群,錢政平醫師也補充說明年長者因隨年齡增加,心血管也會應老化逐漸失去彈性、硬化、狹窄,後續腦血管發生阻塞或破裂並引發中風的機率也提升。還有肥胖、有抽菸者、家族有心血管相關病史者,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率都會比一般人還高。

心血管疾病在發生初期時,完全不會有任何不適症狀,大多是心血管急症發作(心肌梗塞及腦中風)時,其嚴重程度會危及生命,大多數人也是在緊急送醫後才驚覺心血管已發生嚴重硬化、堵塞,此時只有儘快就醫才可降低死亡機率及搶救存活後失能的情形。

錢政平醫師表示預防心血管疾病,「時間」是最重要的關鍵,不只是在急症發作時必須分秒必爭送醫搶救,最好的辦法是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健康飲食,適量多次飲水、規律運動、遠離菸酒、定期健檢,做好自主健康管理。

尤其是做好定期健康檢查,才能更確實幫助心血管維持在健康狀態預留更多一點時間。建議成人應每年都需為自己安排至少一次的測量血壓及血液檢查,以便掌控三高狀態。並可搭配頸動脈超音波檢查或進一步安排高階影像查如腦心血管磁振造影,以便觀察血管是否發生病變。

也可利用冠狀動脈鈣化分析(CAC)確認冠狀動脈之鈣化現象;心臟冠狀動脈血管電腦斷層檢查(CTA)則可幫助發現冠狀動脈是否有堵塞情況。

台灣新生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7-27 12:27 , Processed in 0.15088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