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138|回復: 0

[保健資訊] 不渴強飲胃脹 不饑強食脾勞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23-4-28 09:47:0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不渴強飲胃脹 不饑強食脾勞

傳統中醫認為,養生保健最好飲食有節,意思就是飲食有所節制,一方面進食數量必須節制,另一方面進食時間也要予以節制,簡單來說就是進食要養成定量定時。不過,由於現代人喜歡大魚大肉,甚至於習慣在晚上吃宵夜,所以不容易做到飲食有節的養生觀。

執業中醫師張盈瀅表示,中醫認為,定量是指進食最好饑飽適中,飲食不應極饑而食,最好食不可過飽,飲食不應極渴而飲,最好飲不可過多,因為吃太飽容易結成積聚,喝太多容易形成痰澼,特別是民眾在大饑大渴的狀態下最容易過飲過食,所以當民眾饑渴難耐的時候,建議應緩緩進食比較妥當。

所謂積聚指的是腹內結塊,其中,痛有定處稱為積,痛無定處稱為聚;所謂痰澼指的是受到飲水未散所影響,最後很可能會在胸腑間沉滯成痰。

張醫師指出,中醫認為,定時是指進食最好要有固定的時間,因為規律的定時進食才能讓消化、吸收等功能有節奏地運作,如此一來,胃腸可望協調配合,有弛也有張,如果食無定時、食不離口、忍饑不食的話,像這種情況就很容易打亂人體胃腸運作的正常規律,進而導致脾胃失調,消化、吸收能力變差,到最後食慾跟著減退,長期下來恐怕會有損身體健康。

傳統進食習慣為一日三餐,晚上不吃宵夜,建議民眾養成定量定時的好習慣,也就是進食宜適度,有助於胃腸功能健旺,亦即定量定時是保護胃腸的調養法門,也是飲食養生的一個重要原則。當然,在沒有食慾的時候也不應勉強進食、過度強食,因為如此一來人的胃腸也會受損,因為中醫認為,不渴強飲則胃脹,不饑強食則脾勞,因此,不管喝水、吃東西都要適度,這樣才能夠維持胃腸的正常功能。       

台灣新生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7-21 01:15 , Processed in 0.10793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