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114|回復: 0

[保健資訊] 老翁天熱暈倒以為是中暑 一查竟是「心肌梗塞」!2症狀比一比小心別認錯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23-6-18 05:39:4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儀文報導


夏天高溫會導致血液黏滯性上升、體液減少等,增加血栓形成的機會,提升心肌梗塞的發生風險。

天氣炎熱,一名70多歲的老先生在公園運動時突然昏倒被送到急診室,老先生的太太以為自己的老伴是因為中暑昏倒,但經過醫師檢查發現老先生竟是「急性心肌梗塞」。

所幸經由心血管中心團隊進行緊急心導管手術,這名病患阻塞的心臟血管順利被打通,並放置血管內支架,經過2星期的密集治療後,順利出院。中暑與心肌梗塞症狀不同,國泰醫院心血管中心蘇彥伯醫師提醒,夏天氣溫過高也會導致心肌梗塞,高風險群應特別留意。

中暑皮膚乾、紅 心肌梗塞胸痛、冒冷汗
根據衛福部資料顯示,「中暑」指的是人在無法散發熱量的環境中,造成身體的核心體溫升高超過40.5℃,同時中樞神經的功能出現障礙,有危及生命的狀況。

中暑時,起初會覺得身體熱、皮膚乾躁發紅、心跳過快、呼吸過快、低血壓。若情況繼續惡化,會導致熱調節機能失效,身體體溫上升很高,產生無法流汗、頭痛、頭昏、噁心、嘔吐、視力障礙等症狀,甚至會造成多個器官衰竭、神智混亂、定向力變差、以及昏迷、抽筋等情形。

至於心肌梗塞,蘇彥伯醫師指出,典型症狀主要是胸悶、胸痛,而疼痛情況可以延伸到肩膀、後背、或是頸部,同時伴隨頭冒冷汗、喘不過氣等症狀,嚴重時會造成低血壓休克,甚至是心律不整或心臟停止而昏厥或猝死。

心肌梗塞高危險群 醫師曝夏季預防方法
夏天高溫會導致血液黏滯性上升、體液減少等,增加血栓形成的機會,提升心肌梗塞的發生風險。蘇彥伯醫師表示,有抽菸習慣、肥胖、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腎功能不全或洗腎患者、高齡等都是心肌梗塞的高風險族群。

而最近天氣漸漸變熱,蘇彥伯醫師建議,高風險的病友們,在天氣炎熱時務必多留意氣象預報,於高溫警訊時避免外出做劇烈的戶外活動,有需要出門時,必須做好遮陽避免陽光直曬。

同時也要注意補充足夠的水分和電解質,避免脫水。如果本身有心臟衰竭或是腎臟病的患者,水分調控要更加謹慎,須詢問專業醫師的建議。

此外,室內環境也要儘量保持涼爽通風,若室內溫度過高時,應適度的開啟空調。蘇彥伯醫師表示,空調的溫度最好設定在26-27℃上下,以免室內室外的溫差過大,反而造成不適,甚至增加急性冠心症的發生機會。

天氣炎熱不只會增加中暑的機會,也會提升心肌梗塞的發生風險,中暑和心肌梗塞的症狀不同。蘇彥伯醫師提醒,倘若民眾真的有疑似急性冠心症的症狀發生,建議應儘速到醫院檢查,以免錯過治療的黃金時間。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7-19 19:25 , Processed in 0.10100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