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樓主: piggy

[陸軍] 韓國火炮爆膛實錄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09-12-29 22:49:32 | 顯示全部樓層
大家討論的蠻熱烈的我也加入好了
在仿山砲口炸的火砲是8吋榴沒錯,為什麼會砲口炸??因為勾到偽裝網了
當過砲兵的都知道,想一下當時的情形,就知道會多會混亂了。
不過沒當過兵的也不要太緊張,
就誠如之前幾位講的,國軍現在已經有很好的管制作法了,
普通一門砲發射前就不知有多少人去檢查了,射擊時除了砲長要在三檢查外,
還有一個安全軍官再檢查一遍,目的就是要確保危安的制止。
------------------------------回主題
我當兵那麼久了,還真沒聽過膛炸的事發生,頂多就是不發火。
其實大家不要被一些不實的報導誤導了,砲彈要爆炸,裡面的鈍性火藥若沒被引燃
就頂多是出砲口的未爆彈,最重要的是看引信有沒有撞擊,激發後續的火藥
就圖片來說,這真是了不起ㄝ,大家有注意到嗎??他用了『長拉火繩』ㄝ
(第1、2張圖可看出來,連結發火機到地上長長像繩子的東東)
所以危安的部分,是有去注意到的,不曉的有沒有人受傷??
至於真正的原因,我猜是信管失效吧!!!就砲兵的專業來看,
還有哪些人有不同意見,討論一下吧!!!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9-12-31 08:52:44 | 顯示全部樓層
看到這個感覺好可怕 .. 莫名其妙的就被暴掉了。
像我哥他們基地是直昇機,常要搭直昇機出任務。

我問我哥說:「那個直昇機不是很久了嗎?」
我哥只冷冷的說:「去加保、去加保啦~」 (保險單)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09-12-31 23:42:08 | 顯示全部樓層
膛炸非常危險,不是用跑就可脫離危險,因為它的爆炸半徑粉大,破片會殺傷人員,那一瞬間連反應的時間都沒,所以射擊時要離砲遠一點比較好,或使用長的拉火繩比較安全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0-1-5 06:56:15 | 顯示全部樓層
再插一下話
基本上大部分事故都是人為因素造成的
只有極度少真的是運氣不好
在仿山事件前一年
我在斗六砲兵基地下基地受訓
對砲兵而言 砲兵基地才是地獄
因為那裡所有測驗科目都是針對砲兵設計的

我們是整個砲兵團下基地
一個團除了團部本身有個團部連外
當時下面有三個砲兵營(原本四個)
每個砲兵營有一個營部連加上兩個砲連
都是備置105牽引砲(準淘汰中)+109自走砲
當然砲兵基地因為地形關係 只能實施105的射擊

重點來了
不管哪種砲 都要裝火藥包
105跟109都一樣 有所謂的1-7號藥包
所以假設命令下達要裝5號藥包
那裡面放的就是所謂的1-5號
一般本島的實彈射擊大部分都只裝到4號藥包
5號很少 6跟7 幾乎不可能
但是我們連上在我到達前一年
鬧出了自八二三砲戰以來第一個打全裝藥的案例
就是7號藥包 從濁水溪這岸打到另一岸
還好沒出人命
下過砲兵基地的都聽說過
某陸戰隊於81年打全裝藥的案例宣導

還在訓練時好死不死下了一批新兵
團長還特別交代不准給新兵裝彈藥
結果某次原本預定出去訓練三天
第二天突然拉回來
晚上所有人集合
才知道某個營竟然有人把105砲的三號裝藥
只裝一個三號 ...1跟2...沒放
105的三號是所有藥包最小的
不到一個手掌大
聽說當時是整個砲彈已經上膛了
發射前團部連連長擔任安全軍官負責檢查
要射擊的砲長要把剩餘藥包拿在手上給安全軍官看
結果手上竟然有1 2 4 5 6 7
(真不曉得那個砲長眼睛在幹啥)
檢查的團部連連長因為不是砲連的人
所以當時只感覺不太對勁沒想到是藥包
只要求等一下
去隔壁砲看了一下然後馬上折回來
要求停止射擊並馬上退彈
(那個藥包的火藥量如果打出去 應該飛不到200公尺就落地)

團長一問負責裝火藥的兵幾梯次的
一回答 53xT
團長馬上轉過頭來
手極度大力的拍講台
破口大罵 『胡搞』
因為那梯次就是才來三天不到的新兵

所以廢話這麼多就是告訴大家
不用怕
絕大部分都是人為因素造成的
至於剩下的只能說運氣
在砲兵基地可以聽到很多人為因素的案例
運氣不好的案例也是有啦
但是真的只能說命該絕的時候怎麼躲都躲不掉
因為那些案例有的真的很扯
扯到你只能搖頭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0-1-7 14:49:03 | 顯示全部樓層
還好我當兵的時候是防砲的通信,不然看到這些照片會感慨萬分啊!!!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0-2-1 19:57:46 | 顯示全部樓層
太可怕了
古云,生死有命,富貴在天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0-2-2 01:15:11 | 顯示全部樓層
感謝大大分享
3-1)本區不是"下載區",所以無需"感謝內容",請針對主題內容回覆,回覆與主題無關之內容或灌水文者扣10~30金.

[ 本帖最後由 vr0908 於 2010-2-2 01:25 編輯 ]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0-2-2 17:17:24 | 顯示全部樓層
所以台灣的自走砲都佈署在哪幾個縣市阿??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0-2-6 11:23:58 | 顯示全部樓層

回復 1# piggy 的帖子

....膛炸....這這這太恐怖了吧~~~
這ㄍ是實驗階段的火砲嗎??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0-2-13 14:36:07 | 顯示全部樓層
看來還炸死人
針孔部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0-2-13 22:45:59 | 顯示全部樓層
好久沒有上來軍需補給跟各位大大討論了,依小弟我的個人看法膛炸之肇事原因概分為(一)人為疏忽(二)藥室口部腐蝕(三)彈藥品質不良(四)閉鎖距離過大,首先小弟先分析一下人為疏忽的因由,單位保養槍枝後,竟將通槍條或槍膛刷或擦槍布殘留於槍管內,此現象頗令人不解,不可思議,顯見管理要求疏失。步槍受損破壞狀況與通槍條放置位置比對,可知通槍條阻塞位置愈靠近彈膛處,於射擊時,因造成槍管阻塞,膛壓驟升,後座能量劇高,致槍管無法負荷而肇發膛炸。【好像只有步槍才會有此現象,迫砲的部份應該較不可能】,藥室口部腐蝕的部份因由則是由於保養不當、不確實,使火藥殘渣附著於膛壁,致頸肩口部遭浸蝕擴大,使部分銅屑殘留於口部腐蝕處,致彈頭前進受阻,迫使彈頭鉛心熔化,剩餘瓦斯氣體回沖,致原先已受損的槍機托架及槍機等另件無法承受回沖力而斷裂。通常此類槍枝於射擊一至二發子彈即可能發生膛炸。彈藥品質不良則是彈殼底火內爆藥量不足或發射藥受潮,因發射藥未能適當燃燒,氣體速率不足,僅可使彈頭脫離藥筒,而無法完全經過槍管射擊離開槍口。此際,當次一發槍彈擊發後,因膛內阻塞,而產生極高之膛壓,致使槍管炸裂或在第一發彈頭停留處膨脹。閉鎖距離過大則是閉鎖距離係指武器槍機完全閉鎖之表面,至各不同基準點之任一點的直線距離而言。步槍之閉鎖距離是指從槍機閉鎖表面之距離至彈膛之肩部(藥筒肩部抵住之處)。換言之,亦即槍管末端至彈膛(藥室)頸肩口處之距離,俗稱「膛深」。當槍機將子彈上膛閉鎖後,彈殼應緊密契合於膛深位置,若膛深距離過深或彈膛圓徑過大,縱使槍機己閉鎖,彈殼仍無法切實與藥室密合;於射擊時,發射藥之最大膛壓提早產生於未密合處,導致高壓異常,迫使槍管尾端、槍機托架、槍機等材質應力無法承受,而終致炸開或斷裂。導致膛深過大之主因為槍枝射擊頻繁,射擊發數已超過使用壽限,致槍膛與彈膛磨損及殘留銅屑積聚引發情事。以上是小弟的一些個人想法以及上網調查的一些資料,希望可以位各位大大有所幫助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博雨 該用戶已被刪除
發表於 2010-2-16 01:10:44 | 顯示全部樓層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0-3-19 23:18:06 | 顯示全部樓層
多謝大大分享好看的圖

分享新奇的知識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0-3-22 23:30:14 | 顯示全部樓層
膛炸真的很恐怖
小心為妙
要跑要快
畢竟命只有一條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0-3-23 00:20:55 | 顯示全部樓層
實在是太可怕了吧 戰爭果然很恐怖 不過還是感謝摟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0-3-26 03:06:18 | 顯示全部樓層
SO 當兵到砲部要買個險就是了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0-3-29 02:30:12 | 顯示全部樓層
好恐怖啊
炸成這樣 在旁邊的話我看都炸成肉醬了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0-3-31 14:37:06 | 顯示全部樓層
哇!爆膛膛炸亂恐怖的
這超危險的這炸起來的
威力想當初我再當兵時
就有這種算是演習還是
模擬的因為膛炸是你不
知道他什麼時候會炸最
可怕他不是馬上就炸而
是不知道什麼時候所以
當時彈藥放下去結果未
發彈就要緊張做未發彈
的處理看這韓國火炮炸
起來的威力跟火砲炸的
威力只有強所以這種危
險要非常注意不然不是
只有一個人可能會一個
小組的人都掛彩很危險
thanks for share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0-4-3 09:51:33 | 顯示全部樓層
這也太恐怖了吧!!
很真實的感覺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發表於 2010-5-11 12:35:29 | 顯示全部樓層
太恐怖了
還好我是呆其他單位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5-7 12:45 , Processed in 0.150839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