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表於 2011-8-30 10:56:07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CVN-2004 於 2011-8-29 14:44 發表 
那版大~請問一下~這項缺點只在VTOL上存在?
還是普通噴射戰機在高速時也有類似問題?(兩馬赫時摩擦會產生一百度的溫度~在此種摩擦溫度下短時間還可忍受~但長時間引擎會受不了?~)
所以導致現代戰機大多將速度設 ...
現代戰機的2馬赫極速多半是靠後燃器設計達成的, 後燃器燃料消耗太大, 通常只會持續使用幾分鐘時間而已, 無法讓戰機做長時間超音速飛行, 唯一例外的是相當出名的SR-71可以長時間開啟後燃器飛行, 但這也是犧牲了操控靈活度和籌載量達成的.
最有效率的高速飛行是不開啟後燃器的巡航速度, 大多在0.8~0.9馬赫附近. 這也是為什麼F-22的1.6馬赫超音速巡航速度, 這麼受人重視, 這代表F-22在不開啟後燃器可以長時間超音速飛行.
高速飛行的空氣磨擦生熱可以透過進氣道設計, 讓氣流降低流速至低於音速後再供給噴射引擎使用. 而大部份戰機能持續做超音速飛行的時間都不長, 所以這部份問題比較小.
第一代的STOVL戰機AV-8是由操控設在機身中段附近的向量推力噴嘴, 來達成垂直起降的目的. 這樣做的缺點有2個.
1. 戰機的熱源訊號集中在機身中間, 遭追熱飛彈命中時多半會造成機毀人亡的結果, 人員折損率較高.
2. 垂直起降接近地面時, 機身中段噴嘴向下的高熱噴射流, 很可能經由地面反彈被戰機吸入造成[燃爆]現象, 導致瞬間熱效率不足推力下降危及戰機本身, 這也是X-32被淘汰出局的原因之一.
後來F-35B採用機身前段舉昇扇設計, 不但沒有上述缺點反而因為風扇提供額外冷空氣之故, 延長戰機垂直盤旋的時間.

[ 本帖最後由 vr0908 於 2011-8-31 02:34 編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