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217|回復: 0

[認識疾病] 三不五時感冒可能是慢性鼻炎所致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6-6-23 09:38:3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三不五時感冒可能是慢性鼻炎所致

許多人早上一起床就連打幾個噴嚏,且經常伴隨著鼻子癢、鼻塞、流鼻水,對於自己三不五時感冒而感到非常困擾。台大竹東分院表示,罪魁禍首可能不是感冒,而是慢性鼻炎所造成。鼻內的任何發炎,通稱為鼻炎。發炎的原因包括過敏、病毒感染、細菌感染、自主神經失調等。鼻炎的主要症狀包括鼻子癢、打噴嚏、鼻塞、流鼻水等,嚴重影響白天精神及晚上睡眠品質。若鼻炎症狀超過三個月,則稱之為慢性鼻炎。其實鼻炎的症狀和一般感冒沒有多大分別,因此許多民眾常常將鼻炎誤認為感冒。

鼻炎可分為過敏性鼻炎及非過敏性鼻炎,過敏性鼻炎指對某些過敏原過敏,如塵蹣、蟑螂、花粉…當過敏原進入具有過敏體質者的鼻黏膜後,與鼻黏膜內肥大細胞表面的IgE抗體結合後,會使肥大細胞釋放出組織胺等發炎物質,造成鼻子發炎,患者會出現打噴嚏、鼻塞、流鼻水、鼻子癢等症狀。

過敏性鼻炎又可分為季節性及全年性,前者隨著季節不同而發作,後者則整年斷斷續續都有鼻炎的症狀。而台灣屬於亞熱帶海島型氣候,不但天氣濕熱,空氣污染亦非常嚴重,過敏性鼻炎發生率約一至二成。

非過敏性鼻炎分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兩種,感染性如病毒性鼻炎、細菌性鼻炎及鼻竇炎等;非感染性如血管運動性鼻炎、萎縮性鼻炎等。

多數的鼻炎使用藥物或手術治療就能得到很好的療效,只有極少數效果較差,如血管運動性鼻炎、萎縮性鼻炎等。過敏性鼻炎的治療包括避免過敏原、藥物治療、減敏療法、手術治療等方法。

避免過敏原屬於非藥物治療的環境控制,避免患者接觸到周邊環境的過敏原,是重要的輔助療法;藥物治療症狀輕微者或間歇性患者,只需要治療到症狀緩解即可。甚至有些患者不需接受藥物治療,在幾天後就自動緩解;常用的藥物包括抗組織胺、口服類固醇、去充血劑、肥大細胞穩定劑或類固醇鼻噴劑。

許多患者喜愛自行購買非類固醇鼻噴劑,其主要成份含有鼻黏膜血管收縮劑,優點是緩解鼻塞的效果非常好且快速,缺點則是長期使用容易使鼻黏膜出現反彈,導致嚴重的藥物性鼻炎,最後只能靠手術解決;民眾應依照專科醫師的指示來使用藥物,才不會產生嚴重的副作用。

傳統藥物治療效果不佳時,可以考慮採減敏療法,即針對特定過敏原,以漸進的方式將該過敏原注射入體內,使之產生忍受力的方法;一般而言,治療六個月後症狀通常會慢慢緩解,尤對是對單一過敏原過敏的患者療效較佳。

手術雖無法完全治癒鼻過敏,卻可以利用矯正鼻中隔彎曲或下鼻甲部分切除,以解除鼻塞的症狀。其它較新的手術如下鼻甲無線電波射頻手術,是以射頻發生器在金屬探針發出特定頻率的無線電波,造成組織的離子受激發而產生熱能,用低溫及低能量的方式,使周邊組織慢慢加溫破壞,組織會壞死、萎縮而纖維化,最後達到組織體積縮減。

若因鼻塞阻礙鼻竇的引流而進一步造成鼻竇炎,則可以合併功能性鼻竇內視鏡手術。每位病患的況狀不同,應經專業的醫師評估過後,才能決定最適合病患的手術方式。       

台灣新生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5-2 14:19 , Processed in 0.10146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