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241|回復: 0

[生活健康] 不正常作息與大腸癌關聯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6-12-11 10:29:5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不正常作息與大腸癌關聯

台灣癌症基金會針對大腸癌友調查發現,近八成大腸癌患者罹癌前有「驚腸四作息」,包括:飲食、工作、睡眠與排便習慣等面向。台灣癌症基金會執行長暨萬芳醫院研究副院長賴基銘醫師表示,近年國際研究發現不正常作息影響腸胃菌相確實與大腸癌有關聯,提醒全民重視生活作息,全面預防大腸癌的發生。

台灣癌症基金會向一○八位大腸癌友針對其罹癌前的生活作息進行調查,發現「驚腸四作息」問題,分為:

一、餐不定食:有七九•六%癌友表示,癌前飲食習慣中,有著經常吃宵夜、用餐時間不固定、跳過一餐不吃,或者用餐過量的飲食特徵。

二、睡眠不足:有六五•七%的癌友表示,在發現癌症前,一周會有三天以上熬夜、睡眠時間不固定或超過三十分鐘入睡的問題。睡眠品質差易使身體免疫力下降,腸胃健康也會連帶受到影響。

三、過勞工時:有四三•八%表示罹患大腸癌前的職業需要經常加班,且其中有五二•二%的癌友表示平均加班時數達三小時以上。為腸胃埋下隱憂。四、排便不順:近四成癌友二至三天甚至六天以上排一次便,而參考布里斯托大便分類法評估,有五二•七%癌友發現癌症前出現便秘或常有腹瀉的情況。

台灣癌症基金會營養師鄭欣宜表示,用餐不定時會破壞腸胃道菌叢數平衡;而吃油炸、燒烤等較油膩的食物及反覆加熱後的菜尾,均會增加大腸壞菌數量,提升罹患大腸癌風險。因此盡可能飲食規律,減少紅肉、菸酒的攝取,並且在均衡飲食的前提下,選擇定期補充好菌(例如:優酪乳)與膳食纖維,為「腸道好菌相」奠基礎。台灣癌症基金會呼籲全民一同加入「正腸三步驟」的行列:第一、多吃蔬果,少紅肉:飲食均衡、用餐定時,減少高油烹煮習慣與紅肉的攝取,提高纖維與蔬果攝取量。第二:菌相平衡,補好菌:提高排便順暢度,攝取促進腸道蠕動的食物,減少糞便停留腸道的時間,降低壞菌與毒素影響的機率。第三、主動篩檢,勤運動:無論是否有大腸癌或大腸瘜肉家族史,鼓勵五十歲以下年輕民眾進行大腸癌糞便潛血篩檢,並養成運動333習慣(每周運動3天、每次運動30分鐘以上、平均心跳每分達130下以上)。讓(正腸3步驟)調整不正常生活作息,同時減少因為生活作息不規律而影響的菌相平衡,降低大腸癌發生風險。       

台灣新生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7-19 09:27 , Processed in 0.14292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