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313|回復: 0

[稗官野史] 元代皇帝為何沒有陵墓?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7-5-29 09:26:3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封建王朝的皇帝死後一般都有陵墓,唯獨元朝皇帝沒有留下一座陵墓。這是一個千古之謎。明朝葉子奇《草木子》中記載:當年成吉思汗去世就是採用了這種方式下葬。據記載成吉思汗在寧夏病逝後其遺體被運往漠北肯特山下某處,在地表挖深坑密葬。其遺體存放在一個將大樹中間掏空做成的獨木棺裏。獨木棺下葬後土回填,然後「萬馬踏平」。為了不讓外人看出曾經動土的痕跡,還要用帳篷將周圍地區全部圍起來,待到墓葬地面上的青草長出,與周圍的青草無異,才將帳篷撤走這樣墓葬的地點就不會洩露了。全套工作完成後,蒙古人在墓葬地表殺死一頭小駱駝,這時陪伴這頭小駱駝前來的母駱駝就會十分悲痛地號叫,並且記住這個地點。第二年來祭祀的時候把這頭母駱駝牽來,在殺死小駱駝的地點,母駱駝就會悲痛地流淚。這樣前來祭祀的人就能找到墓葬的確切地點。
  元朝建立以前蒙古人有自己獨特的喪葬習俗,其特點是薄葬簡喪。蒙古人是生活在草原上的遊牧民族,他們沒有固定的居所,生活方式比較簡單實用。特別是在蒙古人大舉擴張的戰爭年代,喪葬儀式尤其簡單。下葬時他們讓死者坐在一頂生前用的帳幕中央,邊上圍著祭祀的人進行禱告,隨葬的有馬匹、弓箭和擺放著肉乳的桌子,最後放入土中。目的是死者到另一個世界上生活時,有帳幕住,有馬騎,有肉乳吃。
  忽必烈建立元朝以後,實行漢法也漸漸受到漢人喪葬習俗的熏染,開始用棺木入葬,但所用棺木與漢人不同。死者入殮後,兩塊棺木合在一起,又成為一棵圓木,然後「以鐵條釘合之」。儘管入主中原,蒙古人入殮仍然儉樸如初,壽衣大多就是平時穿的衣服,隨葬的器物也會比較少,大部分是死者生前喜好的武器,如弓箭、刀劍一類的東西。
  元朝皇帝死後和一般的皇族及貴族稍有不同,皇帝死後首先是要有一個下葬的儀式,隨葬品也要多一些,只是在皇帝下葬時不得有漢族官員參加也不會在地面上建設大規模的建築物,不設功德牌坊和墓碑一切看起來都很簡單。另外為了不留下可以讓盜墓賊發現的線索和痕跡,對下葬地點的記載也少得可憐以至於讓人感到元朝不存在皇帝陵墓。
  記錄的不完整和有意地編造,使後代很難了解這方面的真相。這或許就是元朝皇帝沒有陵墓的緣由。但不是沒有而是沒有發現。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7-28 18:33 , Processed in 0.11837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