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146|回復: 0

[生活健康] 梅雨季更憂鬱 小心情緒起伏大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8-5-28 10:29:4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梅雨季更憂鬱 小心情緒起伏大

到了5、6月,即將進入梅雨季,而陰雨連綿的季節,將容易讓憂鬱症病患的情緒起伏加大,有許多民眾都認為,憂鬱症屬於心理問題,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一般精神科主治醫師林彥鋒表示,事實上,憂鬱症不只是心理問題,生理也可能有狀況,還需從社會層面給予病人支持。

曾經有名個案,因為長期失眠,有時還會胸悶,看了內科、心臟科都查不出原因,都靠醫師開立鎮定劑放鬆助眠,在退休後轉至松德院區看診,才知得了憂鬱症,服用抗憂鬱劑約一年左右,症狀明顯改善,慢慢回復正常生活。

林彥鋒說,在臨床上,像上訴個案的病人並不少見,有許多人以為憂鬱症是心情不好,但其實憂鬱症的成因複雜,必須從心理、生理、社會三個面向探討。

以生理方面來看,有很多研究顯示,大腦內分泌、生理活動或結構變化,都與憂鬱症有關,目前普遍被接受的是「單胺假說」,病人的情緒內分泌失調,主要是血清素、正腎上腺素、多巴胺出問題,因此新一代抗憂鬱劑,大多針對三者去調節。

另外,50%的憂鬱症與遺傳有關,而且有些慢性病也會誘發憂鬱症,較為常見的有甲狀腺功能低下、中風、帕金森氏症、失智症等。

而心理方面,其人格特質具有關鍵影響,這包括成長經驗、兒時曾遭虐待或忽視、對負面情緒的察覺敏感、處理壓力的方式等,都可能導致憂鬱症,而其中女性又比男性風險高,這有可能與女性荷爾蒙有關。

社會層面,涵蓋家庭狀況、人際關係、職業功能等,以及社福系統能否給予支持,當巨大壓力來襲時,若是沒有足夠的社會支持系統,就可能得到憂鬱症或加重病情。       

台灣新生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5-21 16:24 , Processed in 0.09121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