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搜索
熱搜: 活動 交友 discuz
查看: 141|回復: 0

[稗官野史] 孫權66歲時仍親臨戰爭一線

[複製鏈接]
發表於 2019-9-3 20:30:5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三國的時候最需要武將,但立功的是他們,不聽話的也是他們,或者造反或者叛逃。那麼孫權是怎麼樣駕馭這些強悍員工的呢?孫權在軍隊中能牢牢掌握大權主要有幾大法寶,運用得爐火純青:
  第一,親臨一線。赤壁之戰、夷陵之戰等,他是坐鎮指揮,但主導大權還在他手裏。其他戰事,孫權大多是親自掛帥,所以他也有差一點被張遼活捉的經歷。另舉一個例子在247年,孫權派諸葛壹假裝叛逃到魏國,以引誘魏的大將上當,魏的大將率領了一萬人迎接。但就要進入孫權伏擊圈的時候,突然感到殺氣森森,急忙撤兵。孫權就在伏擊圈的第一線,大臣和太子都提心吊膽,勸他回來,在後方聽聽消息就行了,前方太不安全。但孫權不同意。這一年,他已經66歲了。正因為他始終堅持在一線,不僅和將領們生死與共,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將領對他也又敬又畏。
  第二,制度上馭將。一個大領導光靠個人實際行動還不行,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制度。東吳的地方負責人是由軍政一把抓,因為戰爭年代,叛亂不斷,軍隊去鎮壓,就需要有糧草,有地方政權配合。這種制度好處是能迅速地大規模作戰,沒有領導人之間的相互扯皮。但帶來一個弊端,就是尾大不掉,容易造成地方割據。孫權又實施了另一套辦法。封了很多將軍,讓人看了眼花繚亂,但有一個共同點他們之間沒有上下級的關係,他們只認一個領導孫權,任何一場戰役直接向孫權匯報。同時軍政一把手隨時調動,所以沒有一個地方長官能形成割據勢力。
  第三,感情上馭將。孫權對武將親如骨肉,從他一系列表現來看,可能部分是出於做秀,但更多是發自內心,是一種戰友之間的真情。公元213年,曹操從濡須口退兵後,孫權指派留守的一把手是周泰,手下的朱然、徐盛等人不服氣。孫權親自到前線請所有的人吃飯,端酒到周泰跟前時,讓他解開衣服。他身上傷痕纍纍,孫權指著周泰每處傷痕,就問這傷怎麼來的,周泰一一說出。孫權痛哭說:你為了我不顧自己的生命,我怎麼能不把你當作我的骨肉看待呢?其他的將領才服從周泰。總之,孫權對武將恩威並重,待人真情,東吳的將領才願意為他出生入死。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Archiver|手機版|小黑屋|PLUS28 論壇|討論區

GMT+8, 2025-7-19 19:04 , Processed in 0.16728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